2月24日下午4点,北冰洋行动小组通过腾讯会议召开总结会议。小组成员在会上进行了最终的成果汇总展示,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
首先,队长柴怡然对之前的工作做了简单的总结。然后,负责海报制作的刘宇洋同学的展示了倡议减少co2排放量的宣传海报,经过讨论,全队成员一致决定开学后,在校园内张贴海报进行低碳生活的倡议活动。最后大家分享了与本实验相关的文献并总结了改进方法。柴怡然同学找到了一篇相关性较高的硕士论文,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壳聚糖复合高分子凝胶,这种凝胶主要是通过不同浊度来表示二氧化碳的不同浓度的。这个主题虽然与我们的实验有些距离,但是这篇论文在前几部分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时却提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李靖同学在查找资料过程中通过孙斌的论文《二氧化碳气体薄膜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特性研究》中PEI(聚酰亚胺)可以用作半导体传感器气敏薄膜,类比得出,PEI可能用作我们项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气敏材料。在进一步查阅后,发现PEI制作薄膜的方式与我们相同,都是通过旋涂法,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的可能性。王震同学则获得了三种与二氧化碳刺激响应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两位负责改进方法的同学经过对比前辈的实验经过后,得出了结论:首先,在最开始固定光纤的时候,光纤有可能没拉直,在模具中的部分可能存在弯曲,从而导致光纤在旋转过程中不能与溶液充分脱离。其次是对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严格控制,当时是100°C时向模具中滴加溶液,等到光纤与溶液分离后再调到120°C加热1小时。猜想是否可能由于仪器的保温性的原因,温度上升过慢,所以导致我们的加热时间过长,此外由于我们的操作熟练度,滴加溶液的时间太久,烘箱内温度下降太快。另外对于光纤旋转的问题,很难精确判断电机中心与光纤以及模具是否在一条直线上,不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可能会导致旋转过程中光纤折断,或者旋转不充分引起涂覆不均。最后是模具的清洁度和滴加溶液时的操作问题,模具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许会导致涂覆过程中出现气泡,滴溶液时手抖也有可能导致气泡的产生。可能没有在光纤脱离液面后立即停止电机转动,导致未烘干的高分子持续转动,涂抹不匀。
通过本次总结会议,实践队全体成员对本次实践活动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了倡导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充实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10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