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体育总局发布《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要求发扬科学的“三大一从”训练优良传统,不断推进体能训练创新,而体能未达标者“将不能参加奥运选拔”。如此规定,将奥运选拔的条件严格限定在体能测试的结果上,看似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实则是对传统的盲目推崇,是不可取的。
体能测试要求弘扬的“三大一从”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有着潜在威胁。所谓“三大一从”指的是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被称为“魔鬼训练”手段,这种训练手法主张运动员应进行高强度训练,而全然不顾运动员的身体承受能力,导致很多优秀运动员因训练受伤,甚至终身不能从事职业体育运动,如举重世界记录创造者陈镜开因高强度训练伤到脊椎被医生宣判“运动生涯的死刑”。此外,在某种意义上,强调高强度训练的“三大一从”并不能称之为优良传统,如若继承发扬,应从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到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发扬。
更重要的是,以体能测试结果为限定条件选拔运动员会将优秀的运动员拦在奥运比赛的大门外。体育名将余贺新在男子50米自由泳赛中以21.79秒成绩打破宁泽涛保持的全国记录,并达到A标,但却因体能测试未达标无缘决赛,而像他这样因体能测试不达标而无缘奥运的运动员还有很多。实际上,运动员只需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不断突破自己,赢取优异的成绩即可。人无完人,已经在项目训练上倾注大量努力的运动健儿们,难以在体能测试中表现得尽善尽美,也是人之常情。
将体能测试达标作为运动员参加奥运选拔的前提条件,不但会将一些优秀运动员拒之奥运大赛的门外,甚至会导致我国无缘更多的奥运奖牌。以这种唯体能论的方式来选拔奥运运动员,正如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唯分数来选拔“优秀”学生,既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佼佼者,也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1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