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3月4日电(通讯员 程圣吉 刘宇辉)2021年无数的乡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乡村开始了振兴发展战略,为了了解和感受到乡村医疗水平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湖北医药学院全科医学院“医心拓乡”实践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水西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21年1月31日下午三点,“医心拓乡”实践队活动立项启动仪式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会议开始,指导老师介绍了“医心拓乡”实践队经过前期申报,明确表明此次实践的目的是对当地乡村振兴的调研,除此之外,还说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新三农”问题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通过对乡村振兴过程的调研,感受党和国家的政策和领导,正如我们的口号所说“医护乡村梦,共筑田园情”!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访小队开始了水西村实地考察,在村主任的带领下,首先去到了村民居住地,在一片树林旁,王伟同学停下了脚步。据村民们介绍,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地,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村民们开始垦荒种桂花树,为了保证树苗的存活率,政府还专门组织农技培训,村民送去种养知识。从原来的寸草不生到如今的枝繁叶茂,人们用自己的双手致富,渐渐脱离贫困的队伍,生态文明意识也大大提高。
村民们还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始生猪养殖业,投放饲料、更换水、清里圈舍,村民们的日子因为养猪而忙碌起来,学习如何饲养、如何正确使用饲料等,从中积累更多经验。而且猪肉一直是市场刚需,这也不失为一条致富之路,如果把它们养起来,几年下来就能彻底摆脱贫困。
图为水西村生猪养殖地
第二天,走访小队采用远程连线的方式与线上的其他队员进行沟通交流,首先去到了“葛粉王”王太成的家。“喂,你们家还有包装好的天然葛粉吗?我想预订50斤。”2020年6月8日,王太成接到这样一个电话。说着,王太成笑得合不拢嘴。2014年,王太成的脸上愁云密布,这一年,他家因病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王太成顺利出列。2019年,一跃成为村里脱贫户中的“首富”。他到底有什么“致富经”?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他开始谋出路,他知道要想彻底摆脱穷根,就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发展自己的支柱产业,他开始研究葛根粉产业,自己挖葛根,自己清洗、粉碎、过滤、晾晒、包装、销售,第一年取得了还不错的结果,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技术不娴熟等问题,葛根粉的产量越来越低,政府知道这个问题后,联系专业的葛根粉制作团队向他们仔细讲解制作过程,传授经验。几年时间,他由劳动者变成了经营者,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力争将其打造成绿色品牌,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图为与“葛粉王”王太成的合影
说到为水西村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人,“董涛夫妇”必须拥有姓名。吴光霞,董涛的妻子,是水西村的一位村民,近些年以发展香菇种植顺利完成了脱贫。她根据十堰市的地理条件,总结出因地制宜发展香菇产业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向扶贫队提出意见,加大香菇产业发展力度,采用政府带领专业团队对培育香菇进行技术指导、政府出资建造香菇棚,再由农户承包销出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产业兴了,村民富了。香菇产业成了水西村的一种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让许多的家庭也有了更好更幸福的生活。董涛,乡村医生。从2002年开始在水西村里工作,每周都挨家挨户给每位老人量血压,关爱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在疫情期间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给村民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为确保防控无死角,他奔走宣传防控知识。
作为医学生,主要服务于人民,帮助他们,哪怕条件艰苦。这是董涛医生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他献身医学,忠于人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民之病痛,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履行着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的“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现在的“医心拓乡”正在做着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乡村振兴,你我同行!
图为董涛医生和实践小队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10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