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春潮实践队-镜泊湖捕鱼 感受文化的传承
一年一度的镜泊湖冬捕节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祭湖醒网”仪式,传承至今的宁古塔正白旗叶赫勒氏河川祭,是萨满文化原始自然崇拜祭礼中最古老的祭祀,主要祭祀江河湖泊众神。牡丹江地区是满族的一大聚集地,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因此当代人的很多习俗就与满族传统文化分不开。
今天我的社会实践内容是欣赏镜泊湖的传统活动——冬捕。身穿白茬羊皮袄、腰系宽板皮带的渔工豪情满怀仰天长饮壮行酒后,气势如虹,向冰湖的深处挺进,冰上捕鱼的大戏即将开场。伴随着渔民们的一次次口号声,撒入江面冰洞中的渔网被不断拉出。鱼跃冰面的喜人情景令围观游客顿时沸腾了,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古老神秘、精彩壮美的盛景。而我发现,一阵欢呼雀跃的冬捕过后,为表示对真正萨满渔猎文化内涵的遵循和传承,渔工将网内最大的头鱼由放生口重新放归冰湖,使其重返自然,以感恩大自然对人类慷慨的馈赠。这就是现代人对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它不仅仅体现在一处处文字记载中,它也存在于每一位捕鱼人的心中,甚至是每一位镜泊人的心中。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鱼(或称渔猎),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习俗)。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祭湖、醒网、凿冰、撒网,数万斤鲜鱼脱冰而出,极富民族特色。虽然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冬捕的祭祀仪式上,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工们献上奶干。喇嘛将怀抱的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渔把头”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将九炷香分别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之后率众喇嘛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冰洞和冰雪敖包转三圈并诵经。之后“渔把头”站到场地中间端起酒碗,双手举过头,开始朗诵祭湖词:“啊,查干湖冬捕”。长生天,先祖之灵;啊!庇护众生,求昌盛,求繁荣。查干湖呵,天父的神镜;查干湖呵,地母的眼睛,万物生灵,永续繁衍;都聚在查干湖天源的怀中,都握在查干湖地宝的手中;献上九九礼吧,奉上万众心诚,湖上层层冰花,闪动八方精灵。敬上九炷檀香,插上九枝青松,献上九条哈达,摆上九种供品;啊!千里冰封望祭湖,万顷湖面竞纷呈!“之后,“渔把头”接过一名喇嘛从供桌上端来的酒,手托酒碗,跪冰洞前,高喊:“查干湖冬捕的大网醒好了,开始祭湖了!一祭万世不老的苍天!再祭赐予我们生命的大地!三祭养育我们的查干湖!”几名蒙古族姑娘闻声走到冰雪敖包前,将手中的哈达系绕在敖包上的松柏枝上;其他蒙古族青年则将糖块、牛奶撒向天空;喇嘛把酒和供品倒入冰洞中,随后所有围着冰雪敖包转三圈。祭完湖后,“渔把头”手里拿着“抄捞子”,在已经凿好的那眼冰洞里搅了几下,使劲往上一提,从湖里捞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胖头鱼来。这叫“开湖头鱼”,那鱼在空中不断地扭动,落在冰面上又上跳下蹦,上秤一称足有32斤。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入了解了牡丹江地区的满族文化,深深的感悟到真正的文化传承发自于内心的遵从和行动上的体现,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将继续在镜泊湖进行冬季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节日习俗。
(春潮实践队 户博瑞 董雨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10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