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古田路走上绿荫小道,鸟鸣声引着我们绕过苍郁的树木,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的旧址纪念碑便映入眼帘。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创建于1949年9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短期内培养了2500多名急需的青年干部,为捍卫新生政权、推动解放初期福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们投身教育事业中,发扬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和共产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曾高度评价福建革大的历史贡献,他指出:“福建革大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历史,一部奋斗的历史,为我们今天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20级汉语言文学02班团支部代表向同学们介绍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的建立背景,组织同学们参观了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旧址纪念碑,并进行了党徽、院徽与纪念碑合照的打卡。处在新世纪的我们也应该学习革命先辈们的优秀革命精神,不断将先进的精神发扬光大。
从戚公祠往里望去,郁达夫史迹展位于一座用青砖砌筑而成的小楼房里,灰墙绿窗,朴素低调之中又带着一丝庄重肃穆。郁达夫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对抗倭名将戚继光十分敬仰,同时有感报国无门,这便是他投身抗日救国行列的开始。在文学创作的同时,郁达夫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在光禄坊寓所为文学青年程力夫的题词中写道:“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抗战胜利后,陈嘉庚说:“那时郁达夫不仅掩护了我,还援救了许多被日本人逮捕的华侨。”一位马来西亚共产党负责人说:“没有他的帮助,我们的组织会遭到不可补救的损失。”中国前文联主席夏衍谈到郁达夫时说道:“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但在1945年9月17日,年仅48周岁岁的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了。他炽热的爱国之心从未隐藏,他把自己最纯净最深沉的爱都献给了祖国。
大家来到戚公祠里的“誓血国耻”石碑前合照,参观郁达夫史迹展。同学们怀着崇高的敬意仔细端详着展出的每一本书,每一段话,郁达夫伏案创作抗日作品和参与抗日宣传的身影在眼前渐渐地清晰了起来,我们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和爱国之情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
“承红色基因,弘革命精神”的这次活动虽然已经顺利结束,但我们追寻革命先辈的脚步并未停歇,他们的精神和信念一直深刻在我们的心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必将继续承红色基因,弘革命精神,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时代复兴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45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