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是东北与关内联系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辽沈战役是东北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西、沈阳和长春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战役总称。整个战役经历了攻克锦州、解放长春;辽西会战,歼灭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营口三个阶段,历时50余天,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为加速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9月7日,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要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集中主力攻克锦州,把敌人封闭在东北境内加以各个歼灭。东北野战军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针对蒋介石“死守待援”的战略企图,采取“攻锦打援”的战略部,署,集中主力25万大军围攻锦州。在这场极具关键性地位的战役中,无数革命英雄烈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了让自己的祖国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为了不再受地主、官僚的压迫。在这场战略性的战役中,涌现了无数革命英雄,爆破英雄梁士英雄梁士英舍身炸碉堡,赵兴元率战士浴血奋战,捣毁敌人“第二凡尔登”,尖刀排长李世贵率先登上城垣,黄德福在炮火、浓烟中,高举红旗屹立如山,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坦克向敌人阵地冲锋,等。
为了纪念在辽沈战役中做过奉献的英雄们,辽沈战役纪念馆于1958年12月成立,原址设在锦州大广济寺。新馆坐落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于1988年10月31日落成开放。200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我馆进行全面改陈改造,于2004年11月2日竣工并重新对外开放。2008年3月1日起,作为全国首批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公众实行免费开放。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选择了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网上巡展,从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展览概况中得知基本陈列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陈列面积4912.92平方米,展线788.92米,展出照片、文物、文献、文摘、图表、沙盘、绘画、雕塑、景观复原等文物史料和辅助展品计1470余件。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陈云同志穿的棉背心,战争时期的临江冬天气温常在零下四十多度,陈云同志昼夜操劳,常患感冒;当时担任辽东军区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唐凯同志请人缝制了这件背心。全国解放后,这件背心补了又补,陈云同志一直穿用。别人劝他换件新的,他总是说,还能穿嘛。直到1984年陈云同志才同意换下。此时的背心已有三种不同颜色、大小不等的32块补丁。1985年11月赠给辽沈战役纪念馆。简单的背心,却温暖着陈云同志挺拔的身躯和崇高的精神。还有4纵28团2连指导员程远茂同志的奖章,在塔山阻击战中,他率领一个排坚守铁路桥头阵地。战斗中发扬了死打硬拼,寸土不丢的精神,从早到晚击退敌十余次进攻。战斗间隙中做政治思想工作,鼓舞士气,胜利完成了任务。战后荣获毛泽东奖章,并被命名为“塔山英雄”称号。1958年12月赠给辽沈战役纪念馆。纵使经济发展社会前进思想进步,处于新中国强盛时期的我们这一代,能否有人企及陈云同志质朴高尚的思想精神呢?结果显然是没有的,吃不愁穿不愁,夏有空调,冬有暖气,衣服破个洞自然也沦为垃圾桶之物,哪里还有人愿意三十二块补丁呢?一双鞋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堆满的衣物,穿不完的鞋。遇到挫折就后退,有的人甚至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来躲避挫折,却不曾想当年先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有多难多艰苦,极少数人居安思危,不知进取,谁还记得红色先辈们的精神?我们应该反思也应该珍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7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