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门实践和应用很强的学科,危机事件之后多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PTSD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此外,根据模拟的一起空难事故,设计了一项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关键词:PTSD;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1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因为应激性事件或者处境而引发的延迟性反应。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了解常见的身心反应与应激相关障碍,有助于我们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对来访者进行干预。
危机事件引发的各种精神卫生问题,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与焦虑障碍、自杀、酗酒等会在危机发生后的不同时期会相继出现,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因其后果严重、发生率高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精神障碍, PTSD患者出现高度惊觉、反复闯入的意识/体验、与社会隔离的回避行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创伤性事件回忆困难等症状,个体的社会功能会严重受损,有的甚至终身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一、常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三组核心症状,即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1.重新体验症状PTSD 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患者常常以非常清晰的、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 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闪回,闯入性症状)。在没有警告、不需要刺激或者相关引发物时,PTSD个体可能会生动地看到当时的情境,好像创伤再次发生。此时,患者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
2.回避症状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存在“情感麻痹”的现象,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这是PTSD的核心特征,反映了个体试图在生理和情感上远离创伤。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相关的感受、想法及话题。患者似乎希望把这些“创伤性事件”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他们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进行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
3.警觉性增高(易激惹)症状这一症状在创伤暴露后的第一个月最普遍、最严重。许多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这种状态中,个体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高度易感性)。同时,个体还会体验到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不深、易激惹或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对刺激的过度反应(比如过分的惊吓反应)。
2 心理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干预的概念最初起源于林德曼和凯普兰的研究,他们认为危机干预是化解危机并告知被干预者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未来应急事件的过程。帕瑞德认为,危机干预就是在混乱不安的时期,一种积极主动地影响心理社会运作的历程,以减缓具有破坏性的压力事件所带来的直接冲击,并协助受到危机直接影响的人们,激活其明显的与潜伏的心理能力及社会资源(而且通常是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人物),以便能适当地应对压力事件所造成的结果。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可以被理解为短程心理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干预方法,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给予当事人关怀、支持和援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并不涉及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人格矫正。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具体的心理危机当事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人;
2)学习、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出现心理异常的人;
3)个人感情(恋爱、婚姻、家庭)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
4)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
5)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支持的人;
6)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
7)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人;
8)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人;
9)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
10)由于身边的人出现个体危机状况(如突遭意外事故、自杀、他杀等)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人。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流程
1)建立关系。需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心理评估。用到的技术包括临床访谈、心理测验、行为和认知评估;
3)确定目标;
4)实施干预。首先要调动当事人积极性,接着对当事人进行启发、引导、支持和鼓励,还要克服影响干预的因素;
5)干预结束及随访。
3 团体危机干预案例
背景:空难,对遇难家属以及幸存者进行危机干预。
干预对象:7人,(2位女性幸存者;1位男性幸存者,空难中失去妻子;1位女性幸存者,空难中失去妹妹;3位母亲,分别失去丈夫,儿子,女儿与女婿;)
过程:
(1)介绍期
干预者:今天,大家作为空难受害者的家属集聚在这里,是希望能够减轻心理创伤。我是带领大家的干预者,我们今天将采用紧急事件应激晤谈技术,它是一种系统的、通过交谈来减轻压力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这不是正式的心理治疗,而是一种减轻创伤事件所致的应激反应的服务。所以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把自己内心的伤痛倾诉出来,当然,我们作为互相支持的团体成员一定要遵循保密原则,给彼此提供一个安全的倾诉环境,可以吗?
团体成员:可以。
干预者:好,我们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从我的左手边开始。
团体成员:根据选定的角色,依存轮流介绍。
(2)事实期
干预者:我们大家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开始下个阶段。这里,需要大家描述在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也就是对于本次空难事件的所见所闻所为。
团体成员:在各自角色中自由发挥。
(3)感受期
干预者:我能感受到大家的痛苦,经历这种伤痛一定很痛苦。当时你们的感受是什么?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告诉我们,把这种感受倾吐出来。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会给予最大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是彼此值得信任的人。
团体成员:倾诉吐露伤痛。
(4)症状期
干预者:相信自己,我们可以从苦难中走出来,我们的家人会在天上看着我们,他们希望我们轻松愉悦度过接下来的日子。这段时间里,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失眠?食欲不振?易受惊吓?说出来,我们都在支持你。
团体成员: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
(5)辅导期
干预者:嗯,大家能够坐在这里解决这些伤痛,已经非常勇敢了。任谁遇到这种事都难以接受,“听到”亲人的声音或者“认错”亲人,这些都是正常反应,我们不能过于排斥,这是正常的。把它看成是受到心理创伤的一种正常反应不要抗拒。接下来,我想听听大家对于这种晤谈方式的体会,大家都来谈谈吧。
团体成员:对这种方式表示肯定,往珍爱生命,对自己负责也要为家人和周围人负责等正向方向上发挥。
(6)恢复期
干预者:我的心情同大家是一致的,我们刚刚经历了揪心的痛,现在我看到大家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这其实就是我们成长。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反应,内心也有了成长。这就是我们正向的变化,大家接下来会想怎么做呢?能够帮助我们走出痛苦?
团体成员:提出举行与逝世者告别仪式等方法。
干预者:可以,这些都能帮助到我们揭开生活新的一页,大家彼此分享一句共勉的话,作为本次团体活动的结语吧。
团体成员:分享。
干预者:好了,今天的团体内容已经结束了,大家回去之后记住接纳自己的应激反应,寻找力量走出痛苦,我们所有的成员都是彼此的支持者,借以共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82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