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是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夏心续梦 萤火助学”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彭楼村彭楼小学支教的第六天。为了做好教学和关心学生的家庭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生活状况,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志愿者们走访了周边五个村庄开展了家访活动。
由于路途遥远,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再加上村子里遍地的垃圾,环境的恶劣,志愿者们刚出发就遇到了瓶颈,难以找到家访目标。幸好在路途中遇到了班里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给志愿者指路,跟着志愿者一家一户地访问。
“这孩子,你别看她平时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但其实内心可脆弱了,一点小病小痛都会跟我哭闹半天,哄都哄不来。”志愿者们采访的第一家李文慧小朋友的奶奶说到。文慧的爸爸妈妈在南疆打工已有近二十年,自打文慧一出生就归爷爷奶奶照顾了,可怜的小文慧一年才能见一次爸爸妈妈。志愿者们提出想让文慧跟爸爸妈妈现场通一次话。文慧的奶奶表示,由于她的年龄过大,记不清文慧爸爸妈妈的联系方式,平时都是通过另一个亲戚才联系到她的爸爸妈妈。志愿者们看着文慧剪的参差不齐的刘海,心里很不是滋味。
志愿者们家访的第二位小朋友是七岁的任怡豪。怡豪从小就没了母亲,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年底回家,也只是匆匆的吃顿年夜饭就走了,平时都是怡豪的奶奶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在没有父母陪伴下成长的他坚强乐观,孝顺懂事,从来不让奶奶接他放学,每次都是自己回家。在学校里,怡豪也是一个出色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不和小朋友们打闹。在志愿者们的眼里一直都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年仅七岁的孩子,却承担了他不该承担的重任,在他脸上呈现的是不属于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成熟和稳重,让人心疼。
在家访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了学生生活状况以及家庭基本情况,并且家长们填写了支教活动问卷调查表。家长们纷纷表示由于学校老师的老龄化,孩子们的艺术课程很薄弱,所以对本次暑期三下乡的支教活动表示大力支持,并提出想让志愿者们延长支教时间的建议。
通过家访,志愿者们发现彭楼村以及周边村庄的环境卫生很差,河流污染严重,街道上并未设有垃圾桶,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路边,气味难闻。很多小路还仍是土路,一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志愿者们还发现了没有家长和学生会使用普通话,很多时候志愿者们都听不懂家长和孩子们的方言,更不知道他们要表达什么。由此可见,这里的乡村教育对学生讲普通话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同时,村里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也是志愿者们支教的动力,每一位队员都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鼓励孩子们,陪伴孩子们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