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风雨路,整装待发新征程
——河南农大动物医学院重走办学路
2021年7月6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重走办学路”实践团在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后,顺利抵达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充满辉煌历史的河南大学抗战办学旧址。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曾经的烽火狼烟已被风霜打磨消逝,留下的是历经血与火仍坚挺的河大办学遗址,浩荡中回响的是那百年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辗转流亡寄乡庙,烽火连天保安宁。团队成员来到这里,便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一砖一瓦,孕育无数河大学子成才;一屋一舍,沉淀无数教育学者结晶。饱经沧桑的古村落,一道道裂痕战争遗留的深痛印记,但也能从中窥探见河大师生与潭头人民在抗日岁月中肝胆相照,守望相助的历史。八年流亡,辗转千里,河南大学文、理、农三个学院设在了大王庙村。这的村民善良淳朴,主动为河大师生提供食宿,教学及办公帮助,在那烽火之中守护河大师生一份安宁。团队成员抚摸曾经的雕花石柱,仿佛仍能感受到河大师生与潭头人民互相守护的真诚温度。
挽手相助共患难,青山永结深厚情。时光流转,沧桑巨变。现今村中仍保存着众多明清遗址,百年的娃娃桥,村中散落的古井,典雅的老宅院,残存着昔日的繁华与兴旺。但谁能想到,在这里,同样残留一段悲痛的历史。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上午,攻进潭头镇。农学院院长王直青和段再丕教授等20名师生被俘。在这场空前的劫难中,死难师生及家属达16人,失踪25人。国难当头,四处动荡不安,大王庙村民不怕牺牲,将农学院的显微镜、植物标本悄然埋藏,把理学院实验室的贵重器材、仪器搬入自家地窖,将发电机、电动机埋于自家后院,各处收集散落的图书资料。正是在潭头人民的帮扶之下,农学院等多个学院幸存下来。随后农学院逐步发展,演变成团队成员们的学校——河南农业大学。
青山处处埋忠骨,微风阵阵慰英魂。在了解了河大,农大与大王庙群众的深刻情谊之后,团队成员们多生感触,决定一同前往石坷村看花岭,寻找潭头惨案纪念碑,悼念那些为中国教育蓬勃发展而牺牲的英勇人民。汉白玉砌成的纪念碑耸立在广场中央,青砖垒起的坟茔掩映在苍松翠柏中,肃穆悲壮。碑文记载了河南大学与潭头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共同助力中原教育事业的壮举。团队成员表示此次重走河大和农大办学之路,感受到了人民群众,教育学者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重访红色故里,重温先辈精神,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今日之生活来之不易,今日之农大源远历史。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初心不变!作为青年学子更应不忘来时路,勇担历史使命,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中攻坚克难,在传承华夏儿女血脉中开拓前行,整装再启新征程。(文/李依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67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