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北徐成长之路 北徐的发展 北徐庄村不靠街、不临路,原是一个人多地少、旱涝不均,穷得丁当响、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穷村。又没有别的资源,全村老少一年四季就靠一亩三分地打出的粮食生活,每人每年才能分到小麦80斤。细心的村民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一天挣工分11分,每分4分钱,一天下来满打满算是0.44元,越算心里越不舒服,农民的劳动太不值钱了。俗话说,穷则思变。看着自家穷、老乡们穷,村两委班子成员就下决心甩掉这穷帽子。治穷的第一步就是带领群众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粮食的稳产高产,农民的口粮也从原来的每年拥有80斤小麦增加到465斤,群众的日子开始好起来。 进入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后,北徐庄村有不少人走出了村子,外出打工挣钱。这些常年在外面走动的人,经的多,见的广,信息也灵通。1986年冬季,在南阳做工的一村民看到当地生产的壁毯在市场上甚为紧俏,就趁回家的机会,把这个信息报告给了我们几个村干部。我和其他班子成员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个好信息,好项目,要抓住不放。村领导班子多次开会,对这个项目进行分析、调查。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当机立断,决定尽快上马。就这样,经多方努力,北徐村第一家村办企业——颍河壁毯厂,在艰难和好事多磨中诞生了!北徐的发展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供稿人:赵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6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