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象山港的复苏
——渔村行东门站
为了更好地了解象山在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情况,走进渔民的生活,小分队在7月4号来到了象山的东门岛,通过走访的形式去了解一些当地在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发展措施。
浙江省东门岛位于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东面,与石浦镇城区隔港相望。岛上有东门渔村,渔业经济发达,被誉为“浙江渔业第一村”,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船240艘,渔业经济发达。现有住户1210户,人口3806人,果园面积274亩,山林面积1799亩,海水养殖面积200亩,全村80%以上青壮年从事海洋捕捞业。东门渔村山海兼备,风光旖旎,海防历史悠久,岛上古迹、古貌、人文景观众多,海洋文化历史遗存丰富,渔家风情浓厚,是一个“活炭”的渔文化博物馆,以“渔家乐”为主题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东门渔村一年经济总收入超过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有大约2亿元。
小分队有幸采访到了当地的“船老大”,通过他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在疫情期间渔船全部处于停运状态,这对当地渔民,尤其是没有其他副业的渔民的经济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每年,象山都有禁渔期,从每年的4月1号开始,到8月1号才开始可以出海捕鱼,一直到9月16号所有的渔船才能够开始出海捕鱼。而当地渔民在禁渔期也基本不从事其他的副业,主要进行对船的修补工作,如渔网、锚具的修理,船身重新上漆等等。小分队还了解到当地捕捞的鱼类以带鱼、鲳鱼、马鲛鱼为主,这些鱼类上岸后有专门的鱼商来上船采购,再通过二次销售的方式内销或者出口。近年来当地的收成很好,一条船年均有将近500万的收入,足够一家人一年的支出,每一位渔民都在积极投入疫情的复工复产中。
小分队在走访渔民的过程中也发现,海上捕捞虽然年收入相当不错,但是在非禁渔期的工作量也很大,每天都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而且一个人日复一日的捕捞过程很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现在的年轻一辈都不是很愿意继续传承这个捕捞事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渔船变得更加先进,和以前相比在捕捞时遭遇危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本次采访我们了解到象山的渔民们都积极投身于复工复产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69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一行代表走进湖南农业大学,围绕“基于传质-反应耦合的无醇啤酒乙醇脱除与风味物质保留技术研究”项目开展深度参观交流活动,为校企合作的进……
闵子彧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7月20日,“零醇π动力团队”在线上与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10天的“基于传质—反应耦合的无醇啤酒乙醇脱除与风味物质保留技术研究”项目。经……
闵子彧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12月2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志愿团举办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系统展示了一年来在国家公园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20日清晨,湖南长沙大雪初霁,湖南农业大学的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省植物园生态馆内开启了一场别具湖湘特色的“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主题宣讲。展厅入口处,用湘绣工艺绣制的《千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为推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11月20日,在长沙生态动物园科普馆,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国家公园科技展。活动以“智慧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遥感监测……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为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号召,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城市生活,11月1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在长沙黄兴广场打造沉浸式国家公园科普体验空间。活动以“星城连山海共护生态家”……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普及国家公园知识,大力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筑牢生态文明根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1月13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一场以“解码国家公园生命密码”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正……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近日,该院20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何昱呈在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食检……
何昱呈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