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茶制作工艺信阳博物馆调研
7月9日,实践队信阳地区队员来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的信阳博物馆,在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刘雨娴的讲解下,领略信阳毛尖制茶工艺之美。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以它“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外形特点和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闻名于世,并被誉为“绿茶之王”。
刘雨娴女士向队员们介绍了信阳毛尖的历史来源。她讲到,在河南信阳,当地的种茶历史悠久,茶树原产地在我国西南云、贵、川一带,但随后茶沿着河流山川向外传播,沿川陕大道进入陕西,向东顺长江而下,向东南各省发展。在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至今(今浉河区、平桥区一带)。
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北宋时期苏东坡也曾称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
据刘雨娴女士讲解,信阳毛尖根据生长季节,当地人习惯以鲜叶采摘期为标准,将其划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白露茶),春茶之下又分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茶农们对采摘的容器也有着严苛的要求,盛装鲜叶的容器要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在传统手工工艺制茶过程中,要经过筛分、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整理、再复烘九个步骤,所以一罐优质的信阳毛尖制作过程也是极为繁复的。
“那大家为什么都这么喜欢喝信阳毛尖呢?”实践队员发出提问,刘雨娴女士带领实践队队员来到博物馆二楼的茶韵天香展馆,并解答了这一问题:“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另外,长期饮用信阳毛尖茶,也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强身健体促进脂类物质转化吸收,所以一直以来信阳毛尖在绿茶这一品类中饱受喜爱。”通过刘女士的讲解,队员们对信阳毛尖的功效又多了一层了解。
饮茶是我国长久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是信阳毛尖还是其他品类茶的制作工艺,都需要经过人工仔细地筛选炼制,保存植物最天然的茶香和最自然的韵味。和制茶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仍然需要走很远的路,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遇到艰难险阻,如何在这当中继续坚持,让更多的人看到隐藏在民间的小众非遗文化,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传承下去,是“传承非遗,青春助力”实践队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实践队每一位队员一直坚持的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8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