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轻慢慢地吹过来,吹动了我手上小饰品的流苏,一针一线绣出的“出入平安”和着阳光飘在眼波里,荡出微醺的快乐。背后老奶奶摇着轮椅到门前朝我们挥手,背景是幽深无人的小巷,回眸看去,竟是画也似的美丽,让我莫名涌动起感伤来。
“奶奶,您歇着吧!我们回去了!”
这么一看,竟像是离开家的时候,自家奶奶来送的样子。不知不觉,我们小组已经在琐园村进行了五天的调研,一街一巷都在心里留了印象,回首向来处,离开的路上都是不舍的脚印。
——但终究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初遇:花径不曾缘客扫
老实说,对我而言,和琐园村的初遇并不是夏天闷热里一瓶清凉的汽水,而是闷头砸下的大片日光,晒得人心慌。
在来金华琐园村之前,我们不是没有做过调查,甚至靠着网上的资料初步定下了研究开展的方向,但老祖宗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在不是一句虚话。谁能想到七月竟是琐园村旅游的淡季呢?再加上我们在查找此地旅游资料时没有注意这几年疫情的影响,开展工作的艰难也变成了一件可以料想的是。
天气热,游客少,我们就发不出去问卷。正在淡季,有一些场馆看准时期进行维修,我们就难以进入参观取得第一手资料。有时候结束工作的时间不好,连回宾馆的车也打不到。
开头的日子,我们简直用血泪诠释了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行又遇打头风”,现在想来还是心酸。琐园实在是座美丽的村落,可惜我们的来帖并不圆满,通往主人家的花径没有清扫,遍布杂草,远行而来的旅人只能苦笑,举步维艰。
相知:蓬门今始为君开
“你们来调研,那我得跟你们好好讲讲嘛”务本堂门前负责收票的爷爷是个身体硬朗,笑容慈祥的老人,一听我们前来调研,马上就揽过了导游的活,给我们细细讲起了景点。对于那时被现实与预期差距打压的很是沮丧的我们而言,这一份热情的帮助不啻于雪中送炭。那种身陷囹圄却有人拉了你一把的感觉现在想来还是感动得要命。可能爷爷讲得并不如我们后来请的导游好,但在那个日影漂浮在天井中的上午,听着和我奶奶一个年纪的老人家讲天讲地讲历史,等着时光里的美好都化成锦鲤嘴里的小泡泡,飘忽着浮到水面……我觉得这就是我享受过最好的讲解,温柔慵懒,独一无二。
好心的帮助不只是一个人,也不只是一回。
大槐树下乘凉的老爷爷会在聊天之后神神秘秘地拉过我的肩膀,告诉我们正在维修的严氏宗祠有个侧门,可以偷偷溜进去看看,就是不要打扰工作人员施工,像极了老人家在跟你头挨头分着桃酥偷吃,相视一笑里有种合伙干坏事的心虚。
宗祠里根本没什么能躲,明明看见了我们的维修人员默默扭头开始工作,有时候发现进入了我们的镜头,还要羞涩地笑笑。
村子里没什么游客,发问卷只能逮着村民下手。便利店的大叔躺在摇椅上晃晃悠悠地,听着蹲在一旁的我絮絮叨叨问他问题,带着一点被打扰了午休的无奈,但还是耐心地一个个回答下来。
……
一直直到现在。
我在日光里举起手里的工艺品看,这是我们刚刚采访的“铜钱八卦”非遗传承人严奶奶送给我们的,黄线绕着绿布,上面有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出入平安”,边角的装饰被阳光一照,钻石似的闪闪发光。
好看吗?被塞了礼物的我看着手里花花绿绿的小八卦,想着平时买的小吊坠、小链子,那些外面被机器做得再完美精巧的小玩意儿……笑了起来。
商品如何比得上一份手制的心意,更何况,这来自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一些可能也只会见这一面的人。我们素不相识,只是不同人生一次短短的擦肩而过,但那朴实的关爱,那家似的的温暖和交谈,却永远能成为人生向前的力量。
琐园,慷慨地为我敞开它的大门。
我从灯红酒绿,行色匆匆处来,不过想带回几份问卷,一点数据,谁知那小村落的红尘滚滚呼啸而来,笑闹着往我怀里撒下了半捧灯火,半缕春风,一怀人间烟火。
足以让人怀念一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83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