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实践队的各地实践队员们分别采访了信阳毛尖茶、禹州剪纸与泥塑、许昌筹音乐和驻马店打铁花等项目,采访结束后后,各地实践队员们在线上进行了调研内容的分享。
信阳在河南的南边、信阳地处秦岭淮河以南,河南属于中国的北方,而属于河南省的信阳市按地理位置说属于南方。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正生长在信阳地区,信阳毛尖属于中国十大名茶,河南著名的特产,自古以来信阳毛尖都是中国名茶。信阳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刘雨娴带领实践队员们来到信阳博物馆二楼的茶韵天香展厅中进行讲解,对于宣传和传承方面,信阳毛尖茶与新媒体相结合,打造了专属品牌,使得信阳毛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身为非遗的禹州泥塑也是历史悠久,对研究中原地区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民俗民风等具有一定的价值。汉代人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泥塑,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道观、佛寺、庙堂一时兴起,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特别是佛教传播到禹州后,至唐宋时代,各个阶层的人普遍信仰佛教,禹州到处建有佛塔、寺院。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禹州比较大的寺院就有50多座。这些寺院都需要泥塑佛像,促使禹州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
薛明智的爷爷薛金福是一名能工巧匠,制作的砖瓦兽头、透花挂面砖、瓦当形象生动。而薛明智的父亲薛清怀也继承了薛金福的手艺并有所发展。今年71岁的他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高级民间艺术师”等多个称号。现在,他的儿子也已得到他的真传。
徐光豫老人,现已七十三岁高龄了,出生在书香门第,剪纸世家,祖祖辈辈在家乡应酬父老乡亲们的红白喜事,写对联,剪窗花、喜字,一到过年这些事忙的更是不可开交,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剪纸不仅是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筹是一种罕见的乐器,筹及筹音乐是中原一带道乐、佛乐中的古老乐器及乐种。“筹”被称为民间艺术“活化石”。筹形似竹笛和箫,却为斜吹,筹所吹奏出的声音,别有风情韵味。有箫之哀婉,笛之悠扬。听其演奏,遐思悠悠,有腾云驾雾、飘然仙境之快感。被誉为“世界之绝响,佛家之仙乐”。
1600多摄氏度的铁水经过表演者的神奇挥洒,化作天空飞舞的金花,火光四射、流光溢彩;火星又点燃悬挂半空的花炮,顿时焰火腾空。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焰火,而是河南确山的民间“焰火”——打铁花的现场。打铁花多在冬季表演,因为冬天气温低,打开的铁花可以迅速降温,对表演者而言更为安全。对河南确山县人来说,看一场打铁花实在畅快。“火树银花,惊心动魄,化腐朽为神奇。而且打花打花,越打越发。新年来看,讨个吉利。”由于“花”与“发”谐音,“铁花”就成了“铁发”,寓意着事业兴旺发达。
通过这次调查分享我们了解到很多平时了解不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还很小,有很多群体都接触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面扩大,得到更好的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8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