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岳淑妍 叶诗阳)7月9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之有卫”实践团队于江夏区五里墩社区青少年空间开展了有关毒蘑菇的知识宣讲活动。本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毒蘑菇应该如何辨别,还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一些食用蘑菇中毒后的自救方法。
下午两点半,知识宣讲活动正式开始。团队主讲人刘婧予同学首先以云南离群大象会不会吃到毒蘑菇这一微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小朋友们开展关于毒蘑菇怎样辨别的讨论。经过小朋友们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刘婧予同学总结道:“大象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丰富经验会帮助他们准确辨别毒蘑菇,从而确保他们不会误食有毒的蘑菇。”
紧接着,刘婧予同学借助多张毒蘑菇的照片,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常见的毒蘑菇。为了帮助大家加深对毒蘑菇的印象,食安中国行的志愿者们将30位小朋友分成六组,鼓励他们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毒蘑菇的样子。在绘画环节结束后,一位画了“蘑菇怪兽”的小朋友向大家展示道:“毒蘑菇不可以吃,因为它会让大家生病,就像怪兽一样坏,所以我想象中的毒蘑菇是怪兽的样子。”展示结束后,刘婧予同学借助一个简短的视频,带领小朋友们观看了多种蘑菇多彩生长过程,并且也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适合蘑菇烹饪的方法。
随后,刘婧予同学重点向小朋友们科普了毒蘑菇误食后的中毒症状和辨别毒蘑菇的四个小妙招及必杀技。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的记住毒蘑菇的辨别方法,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进行了有趣的知识竞答互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辨别毒蘑菇吗?”“谁可以说出毒蘑菇辨别的一个小妙招?”“这个图片上的蘑菇是毒蘑菇吗?”在积极的竞答氛围中,小朋友们的斗志被点燃了,“这个是毒蘑菇!”“用灯心草和大蒜还有米饭可以检验蘑菇有没有毒!”,小朋友们从口中流利地说出了一个个答案。
最后,志愿者们向小朋友们发放奖品,并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至此,今日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知识宣讲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旨在向大家传递“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帮助小朋友们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饮食观念。
审核人:刘涵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88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