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支教队进行了一次以“伟人面对面,精神入我心”为题的线上教学。这次教学以周恩来为经典事例为主。通过对人物的介绍,人物故事的解析和人物诗歌的分析来加深同学们对周恩来的了解。让同学们从小树立爱国理想。培养学生幽默风趣的口才。
在蒲公英支教队的这次教学中,蒲公英支教队队员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简单介绍了周恩来总理,其后通过几则事例让周总理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最后用周恩来总理的诗歌雨后岚山作为结束。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有很多,在这次教学中蒲公英支教对队员选用了经典事例“派克钢笔”,在故事中周总理面对美国记者的刁难,讥讽,面色淡然的说到“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既化解了美国记者的刁难又讽刺了美国记者。让美国记者哑口无言。除了这个例子周总理出名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除了这些故事,周总理最出名的便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自幼便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愿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一直没有忘记。1917年夏,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毕业,并东渡日本留学。东渡时,周恩来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流颂千古的律诗无题:高唱“大江”之歌,出国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表达了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求学的豪情壮志。之后在日本留学期间,周恩来曾在日记中写道:“现在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这与周恩来少年时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是一脉相承的。在日本期间,周恩来阅读了不少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著作,在彷徨、苦闷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1919年4月,周恩来在樱花盛开的岚山,写下了几首白话诗。雨后岚山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表达了周恩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以后心头的喜悦和振奋,对于救国救民充满了希望。也因此,他毅然“返国图他兴”,于1919年4月回到了祖国,为祖国复兴做贡献。
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我们现在依然还要学习,一位蒲公英支教队队员说到:理想是学生们进步的动力,我们应该鼓励,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特别是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伟大理想。我们更加值得鼓励。我们希望能借这次以周恩来总理为经典事例的教学来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学生有远大的理想,民族才能有无限的希望,国家才能有辉煌的未来。
周恩来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伟大人格的典范,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化身,更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楷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今天我们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品格和伟大风范,应当突出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使命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95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