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中农业大学“永远跟党走”暨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 行实践团队走进随州市曾都区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袁阳宇 汪梓怡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关注点。随州市一向重视食品问题,为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与高校对接,寻求人才与技术支持。曾都区积极支持华中农业大学“永远跟党走”学生党员专项实践,配合实践团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湖北行,组织开展了对接座谈会、知识科普讲座、走访企业等活动。

与曾都区区委宣传部召开对接座谈会——“我为群众办实事”

7月9日上午,“永远跟党走”暨食品安全与营养湖北行启动仪式在随州市曾都区正式召开,此次仪式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和随州市曾都区区委宣传部和联合举办,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培训学院院长郑杰,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铁贵,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向异之,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永华出席启动仪式。

会议伊始,杨铁贵书记提到:“志愿服务活动一直是我校的传统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曾回信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强调青年大学生应‘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本次‘永远跟党走’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致力于将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地方创建卫生城市相结合,同时期望学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随后,为了让双方更加了解此次“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志愿服务活动,向异之副书记从活动背景、活动内容、进行方式以及活动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活动由最初的学院特色活动推广到全省,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共有全国近50所高校参加,其中我校组建了20支本科生团队和2支博士生团队,积极对接全省部分县市区,科普宣传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他提到,在8日下午,华中农大与随州市人才服务局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此基础上将随州市文明创建板块与食品安全板块结合,实践团队通过食品安全知识讲座、“主题党日”活动、专家讲座和实践调研等形式,根据当地需求来制定针对性活动方案,同时,学院也致力于加强人才培养,调动学生投身于基层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借此平台进行实践育人,让学生了解一线市场监管和地方人才政策,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最终实现“五育并举”的培养目标。

接着,市委人才办范邹科长从双方合作历史讲起,期望通过项目推进来加强校企合作。他表示,随州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对高校优秀学生的需要较为迫切,此次食安中国行活动可以较好地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校企交流,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发展。人才服务局黄自明局长表示将极力配合此次食安中国行活动,并随时提供需求服务。

最后,刘永华部长对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出期望和要求:活动应围绕“做实”“做细”“做对”三个方面展开,在“做实”方面,团队成员应做好前期工作准备,以食品安全宣传讲座为基础,丰富活动方案,将服务对象由社区扩大到学校和企业;在“做细”方面,学校专家教授提供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推动食品安全问题整改,并打造“品牌”效应,形成华中农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特色;在“做对”方面,了解当地需求,体现学生价值,服务于企业、社会、人民群众。

同时,他希望以此次志愿服务为切入口,实现常态化合作,延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发挥其中间带动作用,为随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助力。同时,由点到面,实现社区-企业-农村-学校-居民家庭全覆盖,最后,做出成果,建立更好地合作友谊。

启动仪式之前,杨铁贵书记一行还走访了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随州市农业农村局胡建鄂局长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刘前涛副局长分别就乡村振兴和“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走进东城街道龙门街开展“食品营养安全知识科普”讲座

7月10号上午,学生党员实践团联合东城街道龙门街社区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讲座,以“夏季饮食多关心 健康安全伴你行”为主题,市直机关下沉龙门街社区党员干部、龙门街社区住地党员干部、龙门街社区辖区单位党员干部、龙门街社区党员和居民、全体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等8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实践团队讲师王淑蕊以夏季天气炎热为切入点,讲到了高温条件下食物容易变质的问题。她说到,所谓食物变质,即食物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完全失去的过程。“如何辨别变质食物呢?”王淑蕊将该过程总结为“一看”和“二闻”两个步骤,“一看”,即从食物外观变化上判断,当食物颜色改变,失去光泽,出现霉斑、拉丝,固态食物的组织变软等现象,即可初步判断为变质;“二闻”,变质的食物通常会产生各种不愉快的气味,如腐臭味、酸味、霉味,通过闻气味往往能及时判断出食物的轻微变质。

食物变质往往会导致食物中毒,王淑蕊从细菌性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植物性中毒和霉菌性食物中毒等方面介绍了食物中毒的类型,并提出了几点防范建议:“不吃来源不明、变质或有安全风险的食物;将食物清洁彻底后进行制作;吃不完的食物要用安全温度进行保存等。”

针对社区居民提出的“隔夜菜能不能吃”的问题,她回答到,长期放置的饭菜会滋生细菌,人在食用后,会引起肠胃反应甚至细菌中毒,同时,日常食用的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甚至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所以不建议吃隔夜菜。

在此次宣讲过程中,为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团队还进行了“有奖问答”环节,该环节分为场中和场尾两场,共计11个问题,围绕居民日常生活展开,居民可以通过现场参与答题获得奖项。“冰箱保鲜室有三层,您觉得生肉应该放在哪一层?”“您认为冰箱保险室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呢?”“您认为如何清理厨房台面板或者灶台呢?”现场居民争相竞答,氛围良好。

在后期讲座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奉献于基层一线,团队成员将进入擂鼓墩社区和黄龙社区等社区进行宣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效果。

参观学习湖北万松堂大健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日下午,在万松堂生产部周良峰部长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万松堂的茶包生产线,周良峰详细介绍了每个生产步骤的操作及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随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万松堂健康医药集团总经理郭建军为实践团讲述了企业发展历程、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产品包装准则及营销方式等内容,同时解答了同学的疑惑并寄语了实践团队的学生。

郭建军从销售渠道说起:“我们的产品主要走电商通道,但是现在电商渠道多样,各种电商软件和多样化的竞争对手将客户分流,这对我们如今商品的销售是个巨大的挑战。”他还向实践团介绍了特色产品及产品包装标准知识,他表示,产品存在生存期较短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淘汰不需要的产品,在互联网大数据中寻求广大消费者需求。

面对实践团队成员提出的“现如今食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的问题,郭建军说到,大学生应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其它素质,提高学习能力,以便迅速适应新环境,同时拥有良好的心态,在工作中沉淀下来。

据悉,此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活动将持续一周,学生党员将深入基层社区、企业,通过宣传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知识体验新时代变化,感悟新思想的实践伟力,也是师生积极探索从知识课堂到实践课堂新途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落实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党员团队实践理念。

审核人:向异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01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不忘初心,珍惜彼此
--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春田花花”暑期义务社会实践队7月11日,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春田花花”暑期义务社会实践接近尾声。短短15天的社会实践,给大家留下的不仅仅是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收获,还有历…
湖南学子三下乡:邵院学子志愿行,传播知识为人民
7月9日,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推动四下基层活动在我省广大团组织和青年学生中的深入开展,引导青年学生…
新时代,新思考
新时代,新思考——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网络安全创新实践队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危机和威胁,因此,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伍7.11
2021年7月11日,截至目前为止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正青春”乡村振兴行动把青春融入祖国,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已经开展了后期的工作了,在这段时间里设计组的队员们恪尽职守努力的完成这次社会实践…
美丽乡村,教育之最
––大手拉小手,助力乡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乡村美,中国才能美;乡村强,教育必须强。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必须先行,因为乡村发展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由此我校大学生进行了大手拉小手助力乡…
三下乡|铭记英雄历史,弘扬革命精神
2021年7月10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百年奋斗兴中华,青春助力振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抗战英雄、开国元勋李井泉故居进行参观和调研。上午,实践队队员们来到李井泉故居。李井泉故居2000年8月被…
峰鸣社会实践队的第一天
7月10日,是峰鸣社会实践队线下队员来到下海小学正式的第一天,队员们吃上了来到这里的第一顿早餐,也是他们做的第一顿早餐,这是一顿富有纪念意义的早餐,寓意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式开始。用过早餐后,…
美好教育,你我创造
––许昌学院大手拉小手,助力乡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7月10号,是许昌学院大手拉小手助力乡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最后一天,我们仍是为小朋友们进行辅导活动,并且对每个我们所辅导过的小朋友,进行…
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辅导员召开年级大会
(通讯员司林星)7月2日上午11时30分,为了安排假期事宜,强调假期注意事项,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辅导员谢云霞在化工院开展年级大会暨暑假安全离校会,与会人员为2018级全体同学。会议伊始,谢云霞清点了与会人员…
学习贵在坚持生命在于运动
——许昌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队专访优秀校友王琰2021年7月11日,许昌学院“忆同窗”暑期社会实践队对王琰进行线上采访,实践队队员朱翠于上午与王琰进行视频通话,王琰非常热情的接受了实践队员的访谈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