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跋涉负笈播火
—河南农业大学动医学子重走百年办学史
(通讯员:何坤淼)为了了解办学历史,深入体会办学精神,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团队成员们于7月7日来到了栾川潭头镇重走办学路。
一路上,成员们跟随着李鸿声老人的讲解,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年代,又仿佛看到了农大师生在祖国遭到倭寇侵略时,拼命与敌人反抗,大规模撤离,收集实验资料,掩埋实验器材的十万火急的情况。在李老的口中,他们才认识到,原来日寇并不是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不堪,而各个都是装备精良,枪法精准,训练有素。
日寇侵略时,对于当时师生在潭头镇的数量还有具体居住情况打探出了大量的信息,由于大王庙村以及石坷村地处山坡,部分日军骑着大洋马从山坡上冲下来,对还在山坡上耕作的村民进行扫射,埋伏在山头的日军对藏在掩体背后的师生进行射杀,一切仿佛没有了希望,农大师生面对这种情况,努力克服心中的慌乱,决定往宝鸡迁徙,大规模保留学校完整性,也最后是在陕西,他们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虽然办学路途十分艰苦,但是师生们坚持办学的热情始终未减,一方面积极筹备开学,另一方面派人去潭头抢运残留的图书、仪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多少优秀青年倒在日军的枪炮之下,可河大先辈们仍选择在炮火中办学,将知识传承下去。这是一群师生在烽火连天里的坚守,这是一代学人在抗战硝烟中的执着,更是一个国家抵御外辱的真实写照!队员们前往潭头惨案纪念碑,在石碑前,向在惨案中牺牲的先辈们默哀致敬。
潭头收容了农大,农大报答了潭头。当年农大师生在潭头时,认真实验,耕作,给潭头镇这个深处大山之间,与外界交流匮乏的地方,带来的不仅仅是优秀的种植作物,让村民吃到了以前从未吃过的时蔬水果,更给村民们带来了开放的观念,让村民们认识到知识与文化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颠沛流离办学路,这是一群师生在战火里的坚守;这是一代学者在抗战硝烟中的执着;这是一所大学在抗战时期的奋斗;这是一个国家抵御外敌,保护好民族火苗的真实写照。
参观过后,团队成员们深深敬佩着这些在狼烟四起而又不惧困难,迁徙奔波的前辈们,如果不是他们顽强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前身河南大学农学院也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经时代的沧桑,与新中国一同成长,一代又一代农大人的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农大的辉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08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