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青年洞景,悟历史重任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 作者:邱璐

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第五十五队闪闪红星党史实践团来到了青年洞景区,青年洞景区位于分水苑北15公里处,豫、晋、冀三省交汇处。这里高山耸立,山清水秀,幽谷莫测。据了解,青年洞是由当时的300名优秀青年组成的突击队,挖山不止,历时一年五个月凿穿的工程,故得名“青年洞”。看着穿山而过的渠水,我们感受了“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实地见证了红旗渠这一工程的伟大。“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代造就青年,青年也在改变时代。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改变时代的楷模,红旗渠的青年突击队,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造就的一代青年。今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只要我们拥有青年的青春,就可以放飞梦想,挥洒才能,实现理想!古人有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年,是竭尽全力的年纪。曾国藩讲:人而不勤,万事俱废。奋斗的人生,才是称得上真正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习红旗渠精神,做不断奋斗的时代青年。

青年洞是红旗渠咽喉工程,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当年在修建青年洞时,300名青年突击手,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一年半的时间凿通了这条六百多米长的隧洞。他们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等方法,使挖山日进度由0.3米提高到2.8米,当时每人每天的干粮只有六两。虎口崖崖势险恶、高耸入云,时有被炮震松散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人。差点送掉性命。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共有81名年轻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死去的人长眠于此,活着的人仍然不畏生死,继续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挥洒热血,谱写青春的赞歌。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年红旗渠青年人的豪迈与乐观,深深感染了我。

当下,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想继续闯出一片新天地,无疑要跨越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要有“洞中岁月”那股压不垮的拼搏精神。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当今世界风云际会的变局之中,面对正在经历和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雨,新时代的我们,要在为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梦想中不屈不挠、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1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古代农耕文明的“记录者”——汉字
——许昌学院“乡间字里”创意文旅社会实践团队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期到石锄助耕、铁犁牛耕的铁器时代,农耕文明逐渐发展壮大。文化起源于农耕,又在其本身的特征中反映出农耕色彩。中国的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
倡导文明新风 共建文明社区
【社会实践】倡导文明新风,共建文明社区为推进社区志愿者活动的深入进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创建文明小区。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治共建社区治理实践团”于7月9日前往河南…
七家村小学支教第二天
7月11日今天是“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今天一整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温暖。昨晚睡觉以及今早起床是我今天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在学校习惯了晚睡晚起的我还无法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
光荣建党一百年,践行初心学党史 ——行走的思政课堂
7月4日上午,许昌学院商学院"筑梦袁庄"-弘扬青春风采,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一行,走访老党员了解他们的工作经历和生平事迹,在交谈中回忆百年党史。19岁入党,54年党龄的陈阿婆如今已经73岁了,她曾是生产队的干…
倾听党员回乡建设故事,学习党员标杆模范精神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近年来,返乡创新创业成为新趋势。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保障。实施乡…
七家村小学支教第三天
7月11日今天是“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今天一整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温暖。昨晚睡觉以及今早起床是我今天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在学校习惯了晚睡晚起的我还无法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
饮淠环保之水,走可持续之路
许昌学院商学院“筑梦袁庄”-弘扬青春风采,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在进户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袁庄的水资源供应非常有限,生活用水几乎是“限时供应”。灌溉用水也非常稀缺,二百亩田地只有一口水井可用的情况…
“党史之光照我行”党史学习实践团
7月10日至13日,许昌校区“党史之光照我行”党史学习探访团奔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开展学党史实践活动。在百年党史主题公园内,小组成员们集中学习了党从建立至今的诸多重要精神,共同感受共产党开天辟地、敢…
益阳七家村小学三下乡第一天
7月11日今天是“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今天一整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温暖。昨晚睡觉以及今早起床是我今天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在学校习惯了晚睡晚起的我还无法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
燕赵之行暑期实践
燕赵之行暑期社会实践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为弘扬家乡文化,推动家乡发展,燕赵之行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范相伟于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