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邵阳学院走进绥宁 探寻苗乡·万花茶

来源: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刘芳、卢红峰、袁磊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7月8日,邵阳学院“邵阳红”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实践服务团带着传承,来到绥宁寨市古镇,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苗乡·万花茶。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随着太阳的升起集合坐着车子历经了186公里到达了绥宁寨市古镇。首先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来到了东山侗族乡学校,她们找到了‘杨青芳、王如云’两位老师,老师很热情的招待了她们,给她们买来了西瓜、水等,等待她们休息片刻后,对老师进行了访问,了解到万花茶晶莹透亮,是苗家人敬客的上乘的茶饮。

两位老师教了她们万花茶的制作工序,其万花茶的制作十分独特:第一步是要先准备好材料,如成熟的冬瓜、未老的柚子皮与一把特制的小刻刀。老师说采用冬瓜和柚子原因在于这些原料可用于创作的部分面积大,便于雕刻更为精细复杂的图形,另外营养价值好,相比其他原料更耐贮藏,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苗族作为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外部政治因素和内部经济因素,历时数千年的迁徙,多数居住在半山腰和高山之上,其居住环境,大部分是高山茂林,自然资源丰富。

第二步是将成熟的冬瓜、未老的柚子皮切成手指模样大小、形状各异的片片条条,然后接着在上面加工,雕刻出花色多样、形象靓丽、栩栩如生的虫、鱼、鸟、兽、花草等吉祥如意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活灵活现、酷似彩蝶飞舞花间,有的活像喜鹊欢聚枝头,还有的则仿佛“鱼欢秋水”“银树挂果”“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新荷含苞”“蝶恋牡丹”,如此等等,宛若百花园中的奇花异草,各放光彩,各显其姿,实在美不胜收,情意融融。我在雕刻时发现,老师雕刻图案都非常的顺畅,流利。而我在雕刻的时候,总是刀拿不稳、不流畅。我问老师她们什么时候开始雕刻的,老师说到‘从小姑娘的的时候开始,那时候七八岁,现在都四五十岁啦’。当时大家都在赞叹,能够将一件事情,从小时候坚持到中年,真的很不容易。

第三步经过雕镂的万花茶,还得再用一番功夫。将之浸泡于稀稀的石花水之中,让它去掉生涩苦味,接着与明矾、青铜一起用文水煮沸返青的方法,使之仍然脆嫩、新鲜。然后再把水沥干,添加等量的白糖、桂花香精或少量的蜂蜜细心地搅拌均匀,再反复暴晒,达到透亮若白玉样子,方大功告成。饮用时,抓几片置于杯碗中,用滚开的水冲泡,就成为浓郁香甜、美名远扬的万花茶了。

两位老师还说到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天高气爽,苗家姑娘们一个个身着花边褶裙、头缠花帕、体态婀娜地围坐在村口的高大树荫底下,右手捻着小刻刀,左手捏着冬瓜片、精雕细刻着万花茶。用这种清香浓郁的茶种招待宾客,苗家人是有他们的习俗规格的。例如首次上门的客人,茶杯中大都有三片万花茶;假若是多次上门的常客,茶杯中就只放两片万花茶。饮茶时,主人还在各个茶杯中置有一枚特制的小汤匙,方便客人品茶。喝完茶后,杯子可不能随便乱放。要做到确切不误的置于端茶来的盘子中的原来位置上,或者等待送茶的女主人亲自端茶盘来收。

万花茶是苗家姑娘勤快、智慧和高尚习俗的产物,更是我国茶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独放的奇葩,是出自苗家人手中的艺术珍品。苗家姑娘别出心裁、心灵手巧地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追求,对美好人生的爱恋憧憬,毫无保留地雕镂进了美丽、香甜、情意浓郁的万花茶之中。 万花茶还是苗家小伙子和姑娘用来表情达意之物。当小伙子登门求婚时,假如姑娘中意,便在茶杯里给小伙子放四片万花茶,其中两朵为“并蒂莲花”,两朵为“凤凰齐翔”。如果姑娘不中意,不答应的话,那么,茶杯中就少了一片万花茶,仅有三片,并且都是些单只花鸟。求爱者若知趣,应起身告退。

在这个炙热的夏天,一群为传承非遗的年轻人在路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非遗文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把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让非遗文化重新活起来。我想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作为一名大学生,她们应加大万花茶宣传力度,帮助农村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万花茶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万花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帮助万花茶走遍她们中国的大片河山,走向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22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吉首大学法管先声,法治进乡村
7月12日上午,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一行来到毛沟镇白坪村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村党组织的热情接待,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白坪村的基本情况和一系列工作。活动伊始,禁毒防艾志愿团的志愿者…
吉首大学“三下乡”:一次维修,一份责任
7月12日,吉首大学“三下乡”乡村振兴服务团首次赴吉首市永顺县润雅乡五官村,开展家电维修服务。据了解,本次乡村振兴服务团作为吉首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一支重要的小分队,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
不畏艰辛,砥砺前行。
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不要为了三下乡而三下乡。进入到了上课阶段,我们不能为了上课而上…
吉大学子三下乡,深入五官促振兴
7月12日上午,伴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吉首大学赴永顺县润雅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指导老师何剑、贾元斌、孙立青的带领下深入五官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本次活动由乡村振兴实践团、爱心医疗实践团、国情观…
三下乡的脚步永不停
2021年7月8日邵阳学院“邵阳红”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实践服务团踏上了传承万花茶寨市行的脚步。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此次活动我们将深入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进行寨氏万花茶非遗文化调研。绥宁万花茶是绥…
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7月13日,广东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三伏天。即使天气十分炎热,但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远舟”社会实践队的小伙伴们任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早上七点半,“远舟”社会实践队的副队长李…
重师物电学子三下乡:童心向党
为了纪念建党一百周年,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们走进陈家桥学府社区,开展“童心向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努…
走进北山公园,追寻红色足迹
为更真实地感受红色基因的魅力,更具方向感地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13日,“曙光”社会实践队走进北山公园,其建于1956年,位于阳江市环城北路边,北山公园山水相依,城区前环城河就位于公园前,其底层为烈士…
“云”学堂课后,小手拉大手
7月12日下午,在结束了一天的“云上学堂”学习课程后,润雅乡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们迎来了放学时刻。老师和志愿者们逐个确认了学生的信息,并将学生亲手送到每一位家长身边。在放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家长们进行…
湖北大学生赴遵义红军街感悟红军长征的精神
2021年7月11日,湖北医药学院”闪闪红延”暑假实践队来到贵州遵义红军街感悟红军长征精神。在此期间,”闪闪红延”实践队沿着红军街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大直至十七大的主要内容,探寻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