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茶制作已有上千年历史。万花茶是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为求得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发明创造。为探索民族瑰宝——-苗族万花茶,7月8日,邵阳学院“邵阳红”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实践服务团带着热情和期待,来到邵阳市绥宁县开展探寻民族瑰宝——-寨市万花茶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和记录万花茶的发展历史。
苗族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饮茶成俗,并将茶作为寄托或表达思想感情甚至哲理观念的载体世代相袭。苗族茶俗既是苗族同胞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的体现。在苗族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节庆娱乐等社会交往中,处处离不开茶。“万花茶”是邵阳绥宁苗家的传统产品,早在明朝就已经存在了。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实践服务团成员们走进了位于绥宁县的东山侗族乡学校,由当地万花茶传承人杨青芳老师和王如云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制作万花茶的全部材料,感受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万花茶晶莹透亮,是苗家人敬客的上乘饮料。老师们拿出制作万花茶的原料并把制作步骤一步步教给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这种茶的制作十分独特,是选用老熟的冬瓜和鲜嫩的柚子皮经过切条块,深浅浮雕、线雕、镂空等高超手法,雕刻出各种花草、鸟兽、虫鱼等吉祥图案,然后用石灰水浸泡除去苦涩味,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明矾冲洗滤干之后,加入适量的白糖、蜂蜜和桂花香精,均匀拌合融化,最后将“万花”端到太阳下反复暴晒、搅拌直至干透,贮藏备用。晒干后的“万花”透明如玉,不仅色味具佳,而且堪称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万花茶的历史,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7月9日来到了万花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康和平老师的家中。康和平老师为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展示了制作万花茶的全过程。康老师雕刻出花色多样、形象靓丽、栩栩如生的虫、鱼、鸟、兽、花草等吉祥如意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活灵活现、酷似彩蝶飞舞花间,有的活像喜鹊欢聚枝头,还有的则仿佛“鱼欢秋水”、“银树挂果”、“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新荷含苞”、“蝶恋牡丹”,如此等等,宛若白花园奇花异草,各放光彩,各显其姿,实在美不胜收,情意可谓浓郁极了!
在和老师们的交谈中,老师们说道: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天高气爽,苗家姑娘们一个个身着花边褶裙,头缠花帕、体态婀娜地围坐在村口的高大树荫底下,右手捻着小刻刀,左手捏着冬瓜片、精雕细刻着万花茶。经过雕镂的万花茶,还得再用一番功夫。将之浸泡于稀稀的石花水之中,让它去掉生涩苦味,接着与明矾、青铜一起用文水煮沸返青的方法,使之仍然脆嫩、新鲜。然后再把水沥干,添加等量的白糖、桂花香精或少量的蜂蜜细心地搅拌均匀,再反复暴晒,达到透亮若白玉样子,就大功告成了。饮用时,抓几片放在杯碗中,用滚开的水冲泡,就成为浓郁香甜、美名远扬的万花茶了。实践服务团成员们还了解到“万花茶”有其他的特殊寓意。 苗家青年恋爱的“媒人”:香甜浓郁的万花茶。提起万花茶,人们就联想到苗家人热情好客、用万花茶待客的习俗。万花茶清香沁人心脾,喝一口,余馨经久不散,风味独特,别具一格。
万花茶是苗家姑娘勤快、智慧和高尚习俗的产物,更是我国茶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独放的奇葩,是出自苗家人手中的艺术珍品。苗家姑娘别出心裁、心灵手巧地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追求,对美好人生的爱恋憧憬,毫无保留地雕镂进了美丽、香甜、情意浓郁的万花茶之中。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继承古今,弘扬中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力宣传发展“万花茶”,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23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