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困境儿童幸福成长,学习共同富裕公益样本。近日,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八位学子组织了一支实践团队,前往海宁市盐官镇联丰村寻访困境儿童,深入了解当地关于困境儿童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运营模式,学习“海宁经验”。
在盐官镇儿童督导员朱学欢以及联丰村儿童村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寻访了两户困境儿童。实践团队寻访的第一位困境儿童是12岁的小甜。父母双残,奶奶患癌,小甜早早地分担着照顾好一个家庭的责任,她乐观向上的情绪令实践团队成员十分感概。大家围坐在一起,听小甜讲述着近况。小甜说,自己喜欢下围棋,上了一段时间课后靠着慢慢摸索,在一次围棋比赛中还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当谈到心愿时,英语成绩优异的小甜说到自己想拥有一套四大名著的英文版,实践团队的同学们默默记下小甜的心愿,准备为她送上一份礼物。
实践团队寻访的第二位困境儿童是8岁的小美。小美母辈三代都身患美尼尔综合征。一开始,面对无法正常表达和沟通的小美,实践团各成员都有些局促,小美面对众人也有些胆怯。但经过十几分钟后的接触,小美逐渐放松了下来,实践团各成员也找到了与小美沟通的最佳方式,他们以孩子的身份与小美进行过家家、拍皮球等游戏,尽可能地为这位因身体缺陷而缺少玩伴的孩子带去陪伴和欢乐,小美的天真活泼以及她灿烂的笑容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你做的每一步和每一个痕迹,觉得自己走过了努力过了,然后给他们带来了帮助,为孩子们解决部分我能解决的问题这个不算是成就,就是算我应该做的。”盐官镇儿童督导员朱学欢在和实践团队地同学们交流中说道。在开展困境儿童的帮扶中,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对督导员朱学欢的采访,实践团队了解到海宁市在每个镇上都设置两名儿童督导员,每个村都有一位儿童主任。每个月,村儿童主任需要实时关注困境儿童生活学习的各方面情况,村儿童主任应上交一份儿童督导记录到镇里,经过审核后,统一汇总于海宁市儿童福利中心。镇级的儿童督导半年也会开展一次,以便全方位的关注困境儿童的生活现状。
同时,海宁市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孩子不同的情况,根据每次的督导记录和实地排摸了解孩子们的近况,更新代表颜色,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应对方案。
“儿童督导员这一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善心,能够平等而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儿童,也需要足够的耐心,能够坚持为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水平和学习资源等不断奋斗。这是一份非常令人尊敬的职业,我们大学生也应当尽我们所能帮助儿童督导员们,为他们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更多的资源与条件。”谈到儿童督导员这份职业的意义,实践团成员周雪霏这样说。在面对众多形形色色的困境儿童下,各儿童工作人员没有排斥或懈怠,而是以一己之力使更多的儿童能够茁壮成长。“我们想尽可能发挥大学生的长处,计划着做一个长期的书籍寄送平台。”经过此次暑期实践,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群体,并将这份帮助与温情永远地传递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3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