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李伏清、程成,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谭亦铮)
2021年7月15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干部多场域云组旅游红色文化调研团团队成员分别来到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重温红色记忆,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力量。
湘西剿匪 热血护党
湘西剿匪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的光辉一页。
走进烈士纪念园,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雄壮的大门以及第四十七军英勇作战的浮雕。最为庄严巍峨的是耸立的纪念塔。高16米、呈正方锥形的纪念塔,塔身上镌刻着“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九个大字,并有一尊高2.5米、手持冲锋枪、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全身塑像矗立在塔前。
成员从石碑里记载了解到,1949 年9月,当中国革命战争在大陆上取得基本胜利后,由于湘西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条件,国民党反动派仍企图将湘西作为负隅顽抗的“反共游击基地”。这时,我二、四野战军已陆续进入湘西,准备挺进大西南。由于湘西匪情严重,我后方交通线经常受到干扰,尤其是盘踞在大庸、桑植一线的敌一二二军,更成为二野部队进军大西南的严重障碍。在这种形势下,第四十七军奉命接受了保护湘西的任务。
剿匪作战分为两个阶段。1950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为第一阶段,11月中旬至12月底为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期间,军民互相配合,仅用了1年2个月的时间,就基本肃清了在湘西猖狂作恶100多年的土匪,打破了“能够消灭也必须打持久战,没有十年八年是办不到的”这种固有的观点看法。
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自1951年开始就矗立在胜利公园内,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塔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持枪塑像仍旧威武雄壮。湘西剿匪既是纪念人民解放军为湘西人民翻身解放所做的无私奉献和流血牺牲的浓缩,又是解放军战士心怀人民、为了人民的生动展现,更是剿匪胜利后在党的带领下,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见证。
(图为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图片)
革命老区 精神永传
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想到临沂,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沂蒙山区,想到的就是红色革命老区,想到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其实,临沂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洒水车走后留下的沂蒙歌曲,路边墙上的标语等等。今天,团队成员来到了临沂最具红色文化气息的沂蒙革命纪念馆,以期对沂蒙精神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沂蒙革命纪念馆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建设的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分为沂蒙精神研究、党史陈列、红色影视教育、沂蒙革命历史展览以及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览等多个板块。
众多板块中,最令团队成员印象深刻的就是二层的沂蒙革命历史展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战役的详细经过,其中有许多知名的战役,比如孟良崮战役、渊子崖保卫战等。展馆通过战争示意图、泥塑还原战争场景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尽可能地亲身感受到当时的环境。这里也有许许多多沂蒙人物的简介,最著名的莫过于“沂蒙红嫂”,这些红嫂中有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等。每一个红嫂,都是值得我们敬佩。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参观沂蒙精神展时,在“山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示意图”“沂蒙支前人民统计表”等展示前,详细地询问了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并表示:“历史不能忘,回想当年峥嵘岁月,我们很受教育。”
通过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团队成员对沂蒙精神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沂蒙精神作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永远扎根于人们心中,指引人们前进。
(图为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专题展示图片)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红色景区的实地走访与调研,成员们感受到了不同时期红色文化的力量。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感天动地的精神、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当以革命先烈、英模人物为榜样,自觉向他们看齐,接续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67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