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岭师学子三下乡: 青春在基层绽放,践行支教之美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 作者:Leaf orange

导语:为响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青少年“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的重要指示,在这个盛夏,岭南师范学院的”盛夏逐梦”实践队伍,奔赴茂名市电白区的军屯小学,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不忘初心,用心教学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对于乡村教育,”盛夏逐梦”实践队的队员对此理念作为教育的初心,并将其积极践行。实践队队员在交流教育心得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在乡村教育上,要了解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把对他们的关爱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队员们在了解到军屯小学因为各种客观条件,原有的课程主要只有语文、数学、英语,而缺乏许多兴趣类的课程。于是,在课程设计和课程的安排上,增加了许多兴趣上的设计。

队员苏诗贻表示,小学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名为《山的那边是海》,虽然她生活在在城市的内陆,没有见过大海,只见过江河,但这篇文章却让她产生了想要走出去看看大海的愿望。她认为,现在许多的乡村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也不是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是像那种想去探索外面的强烈需求。她想要激发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领悟能力、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追逐梦想的动力。因此,她在课程设计上,展示了世界的国家的不同风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为了让军屯小学的学生感到需求、信任、平等,”盛夏逐梦”实践队伍的队员认为,要从孩子的视角来做教育。让教学成为学习;让作业变成作品。“教学,是你教我学,但学习,是我主动去学;作业,是机械重复的,作品,是可以创造并拿来欣赏的。”

在手工课上,小老师们鼓励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作品。因此,手工潮席卷了整个一二年级,跳跳蛙、千纸鹤、小船、爱心收纳盒……种种创作的作品让人应接不暇。这更让队员们坚信,教与学应该是相长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是成功学习的长久之道。

克服困难,砥砺成长

除了要克服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上困难,实践队队的队员在教学上,也发生了许多小插曲。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满满。

在上体育课时,实践队队员王梦莹发现班里两位学生因争抢喜欢的体育器材而发生了矛盾,第一时间找到了两位闹小情绪的学生,让他们对彼此的错误而对对方道歉,并握手言和。两位学生都对对方的道歉给予接受,两人又开始了和谐相处,一起打篮球。学生们的争吵,其实在第一时间当面解决,所有的干戈都可以化解,这也提醒着盛夏逐梦实践队所有人要懂得观察学生们的情绪变化,第一时间解决学生们之间的矛盾。

学校走访,坚定信念

在岭南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丰硕的社会成果。7月16日, 教科院党委副书记陈理才率队走访慰问“盛夏逐梦”实践队伍。团委负责人朱丽儒、辅导员李水清、苏贵和杨健老师陪同一起走访,并为给实践队队伍带来了夏日的一丝清凉。

陈理才一行深入观察和了解了实践队队伍的食宿情况,以及上课的支教情况。作为阳江人,陈理才感到十分亲切,他与前来迎接的校长李仲新交谈实践工作。他们都对实践队队员给予了指导意见,并对实践队付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次走访慰问活动让实践队队员切实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于三下乡活动的关心与支持。实践队队员对此更加坚定自己服务乡村教育的信念,努力工作,倾自己所为为实践队伍付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不枉此行,逐梦前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素什锦年,稍纵即逝。转眼间,”盛夏逐梦”实践队的支教之旅已经即将过半。这次的支教之旅,对于每个队员而言,都是一段妙不可言的相遇。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不期而会,相约在这个盛夏,践之行支教之美。

终审:朱丽儒

复审:杨健

初审:王梦莹

撰文:苏诗贻

摄影:梁伟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68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鲁山实践

2017年的暑假,我们在电力学院团委的号召下,抱着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己的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们到平顶山市鲁山县做了我们的调研实习---国情社情观察。 我是七月一日开……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鲁山山行之医疗保障

前些天我们进行走访调查时,就曾与一位大叔就医疗保障问题交流过,当时,大叔跟我们讲,医院建设的很完备,各方面也不错,但医药费贵的问题依旧存在。所以,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一下鲁山当……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鲁山山行之美味的葡萄

为了响应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国情社情考察”活动,鲁山山行社会实践队前往鲁山葡萄园进行考察。 今天下午我们鲁山山行社会实践队前往鲁山县葡萄园参观,体验并感受农户的生活。来……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鲁山山行之旅游资源篇

经过这么多天的走访与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了鲁山县的旅游资源也是当地可以着重发现的一大资源。鲁山县居民可以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发展鲁山县的经历水平,从而达到国家扶贫县脱贫致富的……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鲁山山行之加油,少年!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青春不是完整的青春,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高考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激烈的万人大混战,少年为了金榜题名埋头苦干,为了战争的……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鲁山山行之黑色的财富

为了响应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国情社情考察”活动,鲁山山行社会实践队前往鲁山种植木耳的农户田里进行考察。 今天下午我们鲁山山行社会实践队前往鲁山县农户的木耳田参观。之前只……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鲁山山行之对话警察

为了深刻体会十三五精神,以及在十三五规划下国家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鲁山山行暑期社会实践队选地鲁山,以鲁山的变化为中心,切实感受“河南……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鲁山企业转型之路

今天鲁山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调查鲁山县的工业发展方向,早起后我们走访了附近的工厂,了解了鲁山县工业的发展过程和今后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在看到农村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工业企…… 鲁山山行实践队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支教生活的小小感悟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
衢州首个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旗扬开化
中国大学生网报杭州7月14日电(通讯员虞雅伦黄鑫鹏),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培养时代新人,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和共建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下乡寻访退休党员:薪火相传 初心不灭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值党百年华诞之际,秉赤诚之心,扬红色精神,踏逐梦之征程。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一辈,总会有着无限的活力与斗志,他们勇敢逐梦,不惧挑战。但若能将可贵的青春全部奉献于党的建设中,那便…
传星星之火 筑健康长城
来源:经管学院作者:付钰童/文联系方式:18236701781习总书记说过:“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马召镇是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为了探究其发展情…
观西峡口纪念馆 悟团结斗争精神
(指导老师:李伏清、程成,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李莉)2021年7月12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干部多场域云组旅游红色文化调研团团队成员来到河南省南阳市的马头砦抗战历史纪念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郑州大学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实践团7.7
为给乡村振兴助把力,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的实践,2021年7月4日,“集思广益”社会实践团队于林州市桂林镇开启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7日林州一分队队员吃过早饭后…
岭南师范学院“灯塔领航“社会实践队——宣传政策,深入调研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来,国家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就极为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也保持着高度重视。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不断地对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郑州大学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实践团7.6
展薪火相传“郑”走乡村振兴路,和谐共美齐绘发展新画卷的社会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为村民们画墙绘的方式来展现乡村风貌。据悉,该活动由郑州大学国际学院学生自愿报名。活动前几天,同学们纷纷准备…
荧光所至,心之所向
荧光所至,心之所向今天是来龙角山小学支教的第五天,准确来说,是正式上课的第四天。昨天对今天上的文艺课写好了教案,根据安排,今天这节课是教孩子们《国家》的手语。原定是教孩子们打节拍,但是《国家》…
生无媚骨死留芳名 ——拜谒靖宇陵园,重温抗联精神
(指导老师:李伏清、程成,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陈禹)2021年7月14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干部多场域云组旅游红色文化调研团团队成员来到吉林省通化市靖宇路的杨靖宇烈士陵园。在此进行实地考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