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拜访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82岁军营村原党支部书记、老人协会会长高求来,大学生实践学习“七一讲话”精神。老书记热情地招待大家品尝军营村地高山乌龙茶,并讲述自己1969年退伍返乡担任村支书28年的工作经历和感想。
挣脱贫困缚,合力建水库。高老书记大公无私、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如一面红旗般指引着人们不断奋进。不过,刚开始建设牛心水库时群众并不理解,不愿意出力,在部队当兵多年的高求来自有一套鼓舞士气的办法。当时,老支书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还自费买了个喇叭,利用施工的休息时间,拿起喇叭高声表扬上工早、干活积极的好人好事。这些招数相当灵验,有了老支书的言传身教,也有了模范典型的带动,群众的积极性渐渐地都被调动起来了。5年后,人们洒下的滴滴汗珠,留下的串串足迹,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这座在军营村致富发展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库在五年后终于建成,为山村后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远村要想富,必须先修路。1975年的军营村,出村唯一的道路是一条羊肠小道,高老书记一礼拜要下山两趟,来回奔波五六十公里,到厦门市交通局等各个部门申请修路资金,当时上山下山的道路崎岖,每逢下雨天,道路泥泞,等还没走到公交站时,鞋子沾满泥巴,来回奔波五六十公里。等收到了用于军营村修路的拨款后,又奔往同安区交通局请来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测,功夫不负有心人,高求来在下山的羊肠小道上洒下的滴滴汗珠,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一条12公里的新路通了,经历两年的艰苦奋斗,通往县城的路修通了,成为军营村连接外界的大动脉,让群众结束了肩挑背驮、翻山越岭的历史。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所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要想实现“先飞”、“先富”,摆脱意识上的“贫困”比摆脱经济上的贫困更为重要,而高求来老书记,正是这“意识脱贫”之人,尤其是在1986年4月7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军营村访贫问苦后,他留下要植树造林、多种果多种茶的看法和期望,提出要振奋精神、扶贫扶志,并叮嘱要“山上带帽,山下开发”,这些成为了军营村最强大的精神财富和发展动力,为这个边远山村指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路子,一个属于军营村的“春天的故事”就此展开,高老书记带领着村民成了故事中的主角。他发动全体村民在山区逐步开始封山育林、开荒种茶,在全村的不懈努力下,军营村山头逐渐披绿裳、焕新颜,山坡建起层层茶园。
退而不休驻,为民心如故。1997年6月,高老书记从村支书的岗位上卸任,主动请缨担任老人协会会长,扛起老人协会的大旗,组织村里的老人们义务清理河道,参与村庄卫生管理、设施建设,以一个老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本色,为军营村的富美之路添砖加瓦。继续发挥余热是他不变的初心,为村里发展旅游做贡献就是最好的方式。自从军营村成为火热的旅游打卡地后,每天早晨高老书记都会来到村部“上班”,承担起村里的义务讲解员,他说:“我这个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只要还有力气,就要为军营村多做些事!”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少村民也在家门口摆起小摊,把自家吃不完的蔬菜、地瓜等拿出来卖,这也成为了军营村一大收入。然而,虽有利益摆在眼前,但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组织村干部召开会议,反复告诫村民,摆摊售卖土特产要保质保量,价格要公平合理。采访中,高老书记还给实践队队员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以前有位退休老师去买东西的时候,发现隔壁村的一把菜卖给他20元,而在军营村只要10元。他就问高书记,高老书记语重心长的说到,“菜其实都一样,而我们只卖10元,我们村里的商品价格我告诉他们一定要实惠,而且质量要保证。这就是我们村里的‘规定’。”而如今,这样一个不成文规定一直在村里留传。没有人去问为什么,但卖东西的人们都会遵守。诸如此类的规定还有许多,或许这也是军营村之所以能够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践行初心路,党员谈感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已经有57年党龄的高求来老书记,作为全村唯一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还特意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纪念章。零零后大学生党员高文君有感而发道:高老书记就如一面红旗,他用青春和汗水引领着村民们摆脱了贫困的处境,更指引着大家用智慧和知识为军营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采访中,高老书记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受益非浅,这绝对是一次效果持久的“补钙”课堂,而且与他不算高大的身形并不般配的激昂语调和崇高品德,也在我们心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庄严的党徽不仅镌刻在他的纪念章上,也镌刻在了高老书记的心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1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