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爱在舟博,服务舟博”实践团于7月14日线上调研,云课堂传播舟山博物馆文化。
去年的抗击疫情的战争,敲响了人们的警钟,即便到了现在,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实践团在今日将以线上问卷调查以及线上云课堂的方式来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舟山博物馆的宣传活动。
云问卷,识新知
在实践团和指导老师的商榷下,决定在今日采取“线上加线下,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新型实践模式,更加安全便捷地收集数据进行调研和分析,这次的线上“云问卷”活动中,涉及到了孩童到老人各个年龄阶段,避免了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本次的问卷主题围绕市民平时所接收到的舟山博物馆信息宣传进行。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依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高度还原了舟山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现状。在当下新媒体崛起的数字化信息时代,”云“实践成为了一种不言而喻的佳选。
在实践团进行问卷调查的途中,同样遇到了问题。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的传播时,一名队员反馈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朋友在填这份表的时候,又没有去过舟山,更何况舟山博物馆了,更别说吸收舟博文化…”。实践团的大家当即表示赞同,各个平台所面对的群众太过于广泛,夹杂太多的水分,这样调研出来的结果毫无意义,一点价值都没有。随即,实践团的负责人和指导老师缩小范围,将调研的方向固定为舟山本地的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市民,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实践团调研信息收集的难度,也大大减轻了实践团的工作量,使实践团更加有精神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样也提高了问卷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稳基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实践团决定在云问卷的基础上,以电话的形式与采访者进行一对一地沟通,聆听他们对舟山博物馆的看法以及与其的故事。
“喂,你好,我们是‘爱在舟博,服务舟博’实践团的队员……”伴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问卷的调查也逐渐步入正轨。通过电话采访,在完成问卷的同时进行舟博文物科普。实践团队员向被采访者发放“云问卷”,基本的被采访者都抱以很热情且积极的态度配合调研。但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小部分人态度冷漠,不愿意配合。在与实践团的协调沟通和互相理解的过程中也逐步解决。电话采访结合了各方利弊,在提高了实践效率的同时锻炼了队员的沟通交往能力。
云课堂 引反响
随着问卷调查步入正规,队员们决定开展本次实践的重头大戏,开展云课堂来对舟博文化进行一次宣讲和传播。在这过程中,实践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与困难,一来没有观众群体,实践团从零开始,并不会有多少人会选择观看,二来本身实践团的众人没有老师经验,线上课堂的开展毫无头绪,三来知道实践团开展此次云课堂的人知之甚少,队员们在舟山本地社会群体中基本没有什么熟悉的人。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实践团的大家没有互相抱怨,也没有气馁,积极合作,互相打气,在不懈的努力下,寻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队员们在进行一对一的电话采访结束时,邀请他们前来我们的课堂,并让他们通知身边的人,大部分人都欣然同意了。随即,队长带着一部分队员前往舟山各个小学,与学校负责人进行合作,邀请各个班级有兴趣的小朋友前来课堂感受舟博的风采,他们多方打听,征得学校同意。实践团剩下的人也没闲着,前往舟博寻找说讲人,让其对实践团的队员们进行文化讲解,吸收理论知识储备。在队员们不懈的努力下,云课堂得以顺利开展,并得到了舟山社会的一致好评,实践团的大家虚心接受着好的建议,接受他们的认可和批评。
最后,负责人向我们总结了本次实践的内容与涵义。最大的问题是队员们对舟博的文化了解还不够深厚,讲解起来十分之吃力,虽然本次实践途中发生了诸多问题,但是实践团的大家团结合作,互相打气,手拉手跨过所有的困难,这让每一位队员都对剩下的日子充满了信心。
团队名称:“爱在舟博 服务舟博”实践团
撰稿人:刘真源
摄影者:刘真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4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