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不忘初心坚定信念,高举红旗砥砺奋进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类 作者:魏红涛

——红旗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些精神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7月13日-7月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调研实践团参观了红旗渠风景区,对任羊成、李改云两位修渠老人进行了专访,并以采访的形式了解了林虑中学老师与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了解情况。

自力更生

红旗渠修建时,国家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时拿不出资金支持如此巨大的工程。而当时林县财政仅有290万元。但是林县人民深知,缺水就像一把刀架在林县人民头上。实践队员采访时,李改云同志就说,林县人民穷就穷在这缺水上,修自己的渠,就要流自己的汗。渠是一定要修的,那么,怎么解决资金和物资短缺的问题呢?

首先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当时,受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浮夸风盛行,各地纷纷虚报粮食产量。林县县委在杨贵同志的领导下顶住重重压力,坚持上报亩产114斤的实际粮食产量。这个行为使得林县避免被征过头粮,为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提供了粮食储备。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林县有很多人外出务工的工匠。于是,1961年,林县政府在全国各大城市成立驻外办事处,组建工程队承揽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总收入达1800万元,有效弥补了红旗渠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艰苦创业

红旗渠开工时,林县人民和政府面临着巨大的问题:缺技术、缺经验、缺工具、缺资金。然而充满智慧的林县人民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积极寻找出路。

林县县委坚持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的事的原则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工具自己修,抬筐自己编,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制,炸药自己造。炸药原料不够,人们就用煤面、盐面等代替,既节省了原料,又保持了炸药的质量。

红旗渠开工后不久,指挥部就遇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的渠线,纵坡比连八千分之一都不到。这也就意味着,渠道每前进八公里,落差只允许下降一米。而当时全县仅有两台筋位仪和一台水平仪,机械设备的缺乏给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正当技术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路银想到了水鸭子,用它进行测量,简便易行,容易掌握,而且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但是由于水鸭子本身局限性,每个点测距很短,测量人员每天都在崇山峻岭间不停奔走。很多年后,当国家水利部门对红旗汲取工程验收时,发现七十点六公里长的总干渠,居然与设计标准丝毫不差。

在无数的困难面前,劳动人民的潜力和智慧被无限激发。林州人为了修渠引水,改变命运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永远闪闪发亮。

团结协作

红旗渠的建设离不开山西省的协助和林州人民的团结一致。

《引漳入林动员令》发布后的第二天,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涌入山西平顺县。而修渠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住宿问题,平顺县只是一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县城,可尽管如此,平顺县人民依旧尽己所能地为林县的修渠工人提供了二百三十多间房屋。引漳入林工程还在山西境内时,修渠大军遭遇了严重地粮食短缺问题,把周围山上的树叶都吃光了。这时,省委书记杨贵提出,把人家的树叶都吃光了,就要给山西省委付钱。可是,山西的领导摆了摆手说:“群众为了修渠,吃几片叶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正是省际之间的友好帮助,为引漳入林工程提供了支持。

作为一个革命老区,林州人民有很强的纪律性和组织性。指挥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个林州人民都是一滴水,汇聚起来就形成了大江大河,共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

无私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而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也有无数人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生命,推动了红旗渠的伟大进程。

吴祖太,1960年初参与红旗渠设计。作为林县水利局学历最高的人,为了确保红旗渠工程尽快实施,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不畏艰险,爬山越岭,实地勘测和精心设计相结合,每天工作到深夜。1960年3月28日下午,有人来报王家庄隧道掉土严重,出于对修渠工人安危的考虑,连午饭都顾不得吃,与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李茂德深入洞内查看险情。不幸洞顶坍塌,二人均被埋在石堆下。而吴祖太年仅27岁的生命就这样献给了修渠事业。

任羊成,除险队队长,人称“飞虎神鹰”。一次在虎口崖出险时,就在任羊成同志即将进入凹槽时,凹槽处落石砸到他的嘴上,三颗牙齿横在嘴里,麻木阵阵。为了能够说话,任羊城同志拿出随身携带的钳子拔掉三颗牙齿,立马鲜血直流。可他依旧忍者剧痛,坚持把任务完成才从崖上下来。本该去医院治疗,但是任羊成同志惦念修渠工人的安危——自己不去工作,修渠工人就多一份危险,于是第二天就又背着大绳上山除险。

如今,红旗渠的故事依然被讲述,红旗渠精神的基因也在传承。实践队队员进入林州市林虑中学进行采访时,一位老师说到:“我们在讲课过程中,也会给学生们讲述那段修渠历史,希望可以激励他们不畏艰难,刻苦学习,担时代之大任。”而在采访的办公室中,老师身边围了很多利用下课时间请教问题,刻苦学习的学生。

红旗渠原为“引漳入林工程”,而后才改名为红旗渠,寓意高举红旗前进。而在新时代的林州,新时代的中国,我们依然需要承继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坚定信念,高举红旗砥砺奋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与祖国共奋进,用青春谱和谐 --土木工程学院举办五四青年节表彰大会

为发扬“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并以此树立典型,表扬先进,推进校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进行,同时,激发土木工…

爱心义卖,助力公益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

创意涂色,释放心灵 ——土木工程学院举办创意涂色心理活动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艺术欣赏能力、手工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成长和收获。2024年5月22日下午四…

防灾演练于行,安全守护入心 ——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防震演练

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使广大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提高师生…

天灾无情人有情,防灾减灾要先行 ——土木工程学院青协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活

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最新发布

传承红旗渠精神 为教育事业添光彩
为了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对当代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思考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2021年7月15日上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市调研实践团前往林州市林虑中学,对该校的一线教育工作…
岭师物理学院红星启智队三下乡进社区 ——爱国教育及课外活动
7月15日下午,物理院“红星启智”社会实践对队员利用下午的时间,以“爱国教育”为主题,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弘扬爱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红色文化。今天是“党史学习+红色科普”进社区的第四天,但是小朋友的…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郑州大学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实践团7.8
郑州大学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实践团——林州分队社会实践全面展开2021年7月8日,为了响应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郑州大学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实践团——林州分队加快进度,全面推进墙绘工作第一分队一大早就…
援鄂党员,“医”身正气
2020年的新冠疫情犹如猛虎般撕裂了我们平静的生活。特别是武汉,大家都人心惶惶,身处痛苦、恐慌之中。但在这时,许多党员都分分挺身而出,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将疫情控制住而不懈努力,这当中也少不了一些…
产业致富新农村,乡村振兴显成效
7月17日,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下乡”暑期TWENTY研夏团队来到安徽省六安市横塘岗乡黄墩村丰乐源油茶基地,主要就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这里就是油茶基地了,那边山上种植的也都是油茶。”种植人员…
领略南庄风采,共探致富之路——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宁波市越溪乡南庄村暑期社会实
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与数字化改革相结合,建设美丽新农村。“数绘金名片,共觅乡土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宁波市越溪乡南庄村。实践团队希望通过总结归纳南庄自身的发展脉络,收集传统古村相关资料,探寻…
记“青葱梦”队伍第一次支教组研讨会
记“青葱梦”队伍第一次支教组研讨会很遗憾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青葱梦”支教队伍被迫将线下支教的活动转换成线上支教、调研的活动以及有一部分小伙伴参与其他抗疫、志愿者等活动,来继续散发这支队伍青春…
渠养林州大地,精神润泽心田
为了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对当代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思考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启示青年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1年7月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市调研实践团前往林州市林虑…
食得初心实践队前往市场进行观察
2021年7月17日早上,“食得初心”队成员前往了麻章区市场观察。这已经是队员们第二次来这里了,主要还是观察不规范经营等一些违规现象。对比上次观察,违规现象已经减少许多,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熟食区不…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感恩教育入校园 春风润心田
本网讯(通讯员罗婷婷)7月17日,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王家桥小学启航班开展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本次感恩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