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获取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自7月8日起,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青春激昂田垄,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通山县大畈镇,前后5天时间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壮烈的红色记忆,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大学生血脉之中,在缅怀革命先烈中承续奋斗之志。
访‘红三代’追寻革命记忆
为探寻红色文化基因,探索“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7月8日,实践团队来到高坑村,村支部书记袁达想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引着队员来到整洁的会议室。“这位就是谭赐福,革命烈士谭质夫的长孙。”不善言辞的谭赐福有些羞赧,忙起身向团队成员点头示意。
沿着山路,谭赐福向实践团队讲述了谭质夫的光荣事迹。谭质夫,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担任红三师八团政委,21岁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同年的夏季,为躲避国民党的围剿,掩护我军主力撤退,他身负重伤,坚持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我的爷爷为了国家、为了共产党,无畏牺牲,奉献自己,我们后代每一个人都倍感荣耀。”
实践团队另一个小分队则着重收集谭道福家族的革命事迹。谭道福先后介绍了其堂爷爷谭英鸿的生平以及谭英鸿作为大畈最早党组织书记如何建设革命根据地,如何与反动派进行艰苦的游击斗争与如何为党的建设奉献了生命的红色故事。
实践团队不仅走访了高坑村,还着重调研了白泥村谭式宗祠、大坑村的袁氏祖祠,在讲解员朱琳的带领下,深入了解牛腾棚七烈士的革命故事,感动于谭元珍、谭省三等前人为革命英勇就义的牺牲精神。
通山县大畈镇的红色革命历史悲壮而伟大。许多革命烈士因走得太匆忙,来不及留下自己的信息,甚至遗骸都无法回归家乡。大畈镇的后代便自立起无名墓碑来纪念他们的伟大,由于未得到系统的管理,无名墓碑散落在大畈镇各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许多多的红色故事便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实践团队决定并已经开始依靠走访调研,凝聚起团队整体力量,明确六百多无名烈士墓碑地理位置,形成完整的大畈镇红色记忆体系,既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也要焕发红色基因的活力,让红色资源成为滋养大畈镇乡村振兴的能量。
新模式讲党史焕发红色精神
“今天我们城建青年说为大家带来的是谭氏宗祠的历史故事。”随着暑期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通山县大畈镇的红色记忆被团队成员发掘。整理资料时,为了更好的发挥调研成果的作用,加强通山历史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党史的学习教育更深入,实践团队通过录制短视频的方式,讲解每天调研所获得的红色故事。
为了讲好每天的故事,拍摄视频时所用的讲解稿都经过了一遍遍的审核。“保证故事真实性是我们的目标,不仅要讲,更要讲得有迹可循。”第二期的讲解员薛晶晶如是表示。团队在走访调研过程中,着重把握历史事件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
短短两分钟的视频,为了追求好的效果也有诸多不易。实践团队的任务多,时间紧,想要在调研结束当天就把调研成果推广出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拍摄地点就是团队驻扎的酒店,需要的物资无法获取只能另寻他法。” 拍摄视频的蔡峤峰表示。补光灯棒不够就用找好角度的平板来补充,录制环境不够标准便用党旗、支架等力所能及的物件进行装饰。“收音是录制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由于环境音太杂乱,为了保证良好的收音效果我们一切工作都得蹑手蹑脚的进行。”团队成员林里俊说道。
视频在微信公众号以及QQ推文上发出之后,反响热烈。“你看,又多了好几个同学转发。”实时关注着视频影响力的姜睿激动的说道。实践团队开设的这个全新的‘栏目’已连载六期,“日后我们会将这个事情继续做下去,讲好百年党史,汲取党史养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扬青年奋勇向前!”团队成员陈国永感慨道。
本次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青春激昂田垄,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注重乡村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红色教育为主线,通过视频宣讲、资料整合的方式大力弘扬通山县大畈镇的红色革命故事,让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跨越时空,不断激励着后人。利用红色资源为乡村旅游产业赋能,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红绿相融,形成以红色为主题的融合发展模式,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