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建筑地图之天安门广场
——建筑学院“绘红途”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1年7月17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回顾新中国的成立历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绘红途”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天安门广场,展开了以“追忆百年党史之红色建筑地图描绘”为主题的红色宣讲活动。
参观天安门广场,传承红色精神
在奔赴天安门广场前,实践队员们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天安门广场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举行重大庆典、盛大集会和外事迎宾的神圣重地。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来到天安门广场,高大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映入眼帘——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政府为了纪念1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参观完纪念碑后,实践队队员们站在广阔的广场上讨论周围恢宏大气,庄严肃穆的建筑,分析广场的布局。同时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宣讲,向他们讲述祖国建党100周年以来祖国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追忆百年党史,牢记初心使命
天安门广场是红色精神文化最浓的地方: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6月9日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段碑文又被称为“三个永垂不朽”。站在碑下,实践队队员们由衷产生了对革命先辈们的怀念和敬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此举行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从民生凋敝到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
认知广场布局特点
实践队员们为游客讲解了天安门广场的建筑分布特点,其主要有四方面:一、规模——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为世界之最,这是由功能和地位决定的,如此大的规模恰好表达了民族精神和国家象征。二:轴线——天安门广场的建设和改造基本遵循原中轴线的对称格局,但又非绝对对称,即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体形相仿,形式相近,但建筑规模不等。一轻一重、一虚一实,遥相呼应,使天安门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三、比例——采取了“开敞”的空间处理手法,不同于传统广场以建筑围合空间的手法,广场空间比例均在1:10以上,延续了故宫建筑群庄严、雄伟、气派的传统。四、风格——建筑形象极具中国民族特色,建筑风格一致。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之地,可以说,新“中国”萌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成立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此次天安门广场之行,让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弘扬光荣传统、延续光荣血脉,把建党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负责人联系方式:建筑学院秦士涵-18837289596-122937470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8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