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推进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落实团中央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为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体察人民生活实际情况,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7月14日14时,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重庆高新区曾家镇农安村开展座谈交流会。农安村党总支部书记钟伟、党总支部副书记陈明盛、支部会委员刘芮、党支部委员曾佑琳、支委会委员王伟以及数名党员出席此次座谈会,专业指导老师王开莉主持会议。
14时,实践团队成员顺利抵达农安村总支部委员会。在短暂休整后,座谈会拉开帷幕。
首先由实践团队成员罗越红向农安村村干部、农安村党员同志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活动内容及实践情况。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计划依托沙坪坝区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渝中区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江津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国情调研;以白林村、农安村、学智社区及团队成员家乡所在地村庄(社区)为核心开展实地调研、专题座谈、志愿服务等活动,走访革命前辈、关爱新生力量、传承红色血脉。
紧接着,党总支部副书记陈明盛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农安村基本情况。农安村地处缙云山脉脚下,幅员面积5.65平方公里,辖11个农村合作社,共726户,计1846人,党员53人。农安村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料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农安村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在农安村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简单了解农安村基本情况后,实践团队成员积极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农村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情况、乡村文明建设的情况、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提问交流,陈书记一一向实践团成员说明。农安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善,设有健身器材、图书室等,较好地满足了村民锻炼需求和文化需求。在文化方面,农安村有中科院项目落地1000亩发展文化,也拥有镇文化服务中心向氏名堂。此外,农安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一老一小”为抓手,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农安村进行支部阶梯式培养,积极引进本地大学生,注入支部新鲜血液。
王开莉老师就如何引进乡贤文化进行提问,钟伟书记结合本村乡风文明建设回答道,农安村积极培育和挖掘优秀党员、道德模范等新乡贤,如优秀的本土种植大户、执着的大学生创业者、诚信的商业经营户,共同组成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新乡贤。同时村内定期组织开展乡贤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发挥着乡贤在道德建设、成风化人、社会治理、涵养乡风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风向标、稳定器作用,让乡村精神面貌得到提振、乡村文化发展更添活力。
座谈会接近尾声,钟伟书记对实践团成员提出殷切希望:第一,要坚定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不忘初心,矢志拼搏奋斗;第二,不做观望者,始终是行动派,深入基层实践,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明实情,做实事;第三,要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第四,要坚持知行合一,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努力学习,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会议最后,双方共同签订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协议。实践团队成员同农安村村委会成员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座谈会为实践团队成员提供了了解乡村发展基本情况平台,有利于拓宽实践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加深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理论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理调部 邓棋尹 高雪莲 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90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