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伟:不忘初心,圆梦大渚
2021年7月17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暑期三下乡“厚德自强,医暖红夷”实践队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大渚村村委会采访了原大渚村第一书记王丰伟。王丰伟,宁德福安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作为全省首批“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参与农村工作, 2019年5月8日下派兴田镇大渚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组织的信任,家人的理解,初心的召唤
2019年5月3日,市委组织部方部长找到王书记谈话,计划让他再次下派,到大渚村任书记。刚知道这个消息时,王书记首先是不知所措,他下派下阳村才刚回来安排到景区工作新岗位,家里孩子也才8个月大,加上之前下派工作遇到诸多艰难困苦,一时间,他心里五味杂陈。但当王书记了解到大渚村是全省三个圆梦村试点之一,并且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时,他感受到了组织对他的的充分信任。“我从福安来到武夷山工作,一个象牙塔走出来的懵懂小伙,被组织培养成一名党员干部,我更应服从安排,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组织的培养”王书记感慨地说道。
尽管家里孩子尚在襁褓,王书记的爱人仍十分支持他的工作。王书记说道:“她应该和我一样经历了一番内心斗争,我深深地感到她的不舍与担心。”带着家人的理解支持与组织的信任,怀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抱负,最终王书记来到了大渚村开展工作。这一干,就是两年。
抓班子、聚民心、变村貌、促产业,大力建设圆梦村
刚进大渚村,实践队队员就对村里干净整洁美丽的面貌连连赞叹。一条笔直的柏油路两旁坐落着建筑风格相似的房子,每家每户的门前有着统一的花坛,种植了不同品种的植物、蔬菜,路旁的水沟由鹅卵石搭建,潺潺河水,清澈无比,仿佛置身桃花源。光是初印象,就能感受到大渚村不同于别村的崭新面貌,让人不禁好奇,这样的圆梦村究竟是怎样建设而成?
王书记从五个方面讲述了大渚村的“圆梦”历程: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化、治理有效和生态宜居。在产业方面,王书记将目标对准4万亩的山林和独立的水系,在李川老省长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农科院的帮助下,大渚村开展了三叶青、有机蔬菜、西瓜、板栗南瓜、水果玉米、茶树菇等新品种种植项目。同时产业成功对接项目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及农科院专家,农行、邮储、农商行贷款也顺利办成。王书记还发动村里班子成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帮助菇农推销产品,建议村民成立家庭农场,做好产品包装,并最终取得较好收益,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幸福感大大提升。
此外,王书记完善三会一课、党建双联双评、周例会等制度,并带头执行。建立沟通途径,大大提升大渚村两委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积极发动村民,从各个方面渗透教育宣传村民,使大渚村的治理体系更加有效、乡风文化更加淳朴并具有特色。
王书记认为,“村容村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大渚村也成为生态宜居的典范。王书记通过集中党员、村民代表、妇女、乡贤理事会各种力量,从拆猪栏、烤烟房、旧茅棚、搬柴火开始,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其中也遇到个别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从第一天进门被骂出来,到第二天再次登门劝说,再到第三天村民已将房屋前后清理干净。王书记在讲述到这段回忆时,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坚持乡村振兴,寄语诉衷肠
王书记真诚地说道:“乡村振兴是现在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最关键就是人的振兴。”他表示,对于留在村里的村民,应该努力提升他们的思想、胸怀与情怀,比如通过给老人过生日、举办趣味活动表彰村民、组建合唱团等方式来给予村民深切的关怀,通过邀请外面的老师授课宣讲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对于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应该吸引他们回来为家乡做贡献、提升归属感,比如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媒体向在外的村民传播村里工作动态,传达乡情。
最后,王书记对实践队队员寄语:“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要走在时代的前沿,关注产业发展的更新,要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跟党走,要永远关心国家,就像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口号一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采访完王丰伟书记后,实践队队员受益颇深,都被他这种坚守初心、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队员武俞秀表示:“我们作为医学生,更应该牢记王主任的事迹与寄语,努力学习,跟着党走,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图为王丰伟书记接受采访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倾听王书记讲话
图为王书记、老党员与实践队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0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