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星光”实践团队于7月10号到达信阳罗山,开展“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观何家冲何氏祠、重走红二十五军出发地长征路,重温红色文化,用青春之火凝聚起红色力量。
7月10上午9时许,队员们到达何氏祠。 “红二十五军是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壮大了军队,并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队伍……”一走进祠堂,就能听见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其语言虽然朴实无华,队员却感到掷地有声,红二十五军长征的雄伟画卷于眼前徐徐展开。
踏入何氏祠左右两间首长住室,屋中仅放着破旧掉漆的木床、木柜等,队员们深深感到了长征时期生活的艰苦与不易。参谋室陈列着战争遗留的武器和各种生活用品,大厅中几位将领的雕像深刻还原了红二十五军当时的状况。队员们驻足而望,一时间仿佛回到了过去,看到了那紧张局势,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坚定决心。红二十五军战士们过的虽简朴,却能不忘初心,听党话,跟党走,这才有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建立,才有了革命的根基。
图为队员学习红二十五军长征历史 通讯员陈心怡 摄
走出何氏祠堂,“星火”实践团队队员们踏上了红二十五军曾走过的长征路。虽然今日的长征路已经加以维修,险峻程度不复以往,但队员们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仍能深刻的感受到行路的艰辛。“亲自走过这段路,我们对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艰难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难以想象红军战士们是以怎样的意志走完了万里长征路。”队员们纷纷发出由衷的感叹。
图为队员们重走长征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根 摄
队员们经过在陡峭长征路上的跋涉,顶着高温到达了古银杏树——红二十五军出发地。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全体将士在此树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誓师出发开始长征,并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队员们仰望这棵八百余年树龄的银杏,都陷入了对历史画面的想象。这棵古银杏树在敌人“清剿”中古银杏树中幸免于难存活到现在,成为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历史见证和标志。1996年11月,这棵古银杏树备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队员们在银杏树下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根 摄
队员们在银杏树旁休整时,偶遇到从驻马店来到信阳罗山何家冲进行“军训”的孩子们,他们最小的四岁,最大的十二岁,在教练与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何家冲感受红色氛围。当队员们提出想为孩子们讲述长征的故事时,教练表示非常支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队员们背出这句出自毛主席的诗时,小朋友们竟然一个个举起手来,“我会!”“我也会!”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年龄虽小,对红军长征的诗词却一点不陌生,这让队员与教练们都很欣慰。
图为队员为孩子们讲述长征故事 通讯员余杭 摄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通讯员陆寒 摄
下午,“星光”实践团队队员们重新整装,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的纪念碑,上面清晰的记录了每个烈士的名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精神在这块的看似平平无奇的石碑上得到了充分诠释。队员们心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在碑前沉痛缅怀先烈。
图为队员们缅怀先烈 通讯员 李根 摄
结束了在何家冲一天的实地调研,队员们在何氏祠堂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生活的朴素,加深了对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的认识;通过亲身体验长征道路的艰辛,对红色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长征的红色精神是革命先辈的精神支柱,是长征路上的不竭动力,需要后辈薪火相传。“星光”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重走长征路,诠释大学生对红色足迹的追寻。传承红色精神文化,永远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1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