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浙江农林大学“大步向黔”国情观察实践团来到平桥村梳子塘长毛兔养殖场,对长毛兔的饲料来源、兔毛产量、销售渠道、发展状况等问题开展了调研。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广为流传的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普安县的扶贫项目——-长毛兔养殖。这是一个以浙江长毛兔为“扶贫使者”,助力贵州贫困户脱贫的生动故事。为变“输血”为“造血”,2006年,在普安挂职的宁波镇海干部徐天红牵线搭桥,通过镇海区德信兔毛加工厂,将251只长毛兔用专机送到了普安试养殖。15年过去,星星之火,已然燎原。从251只长毛兔养殖起步,普安县长毛兔养殖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7月举行的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长毛兔项目被列为全国20个产业合作经典案例之一。
平桥村梳子塘长毛兔养殖场全场共有长毛兔约10000只,分别由9户人家承包。据养殖户描述,该项目以政府提供给每户的100只兔子为起始资源,经专业人员定期造访,优化养殖技术,再加上辛勤劳作,养殖户基本都能在三年合同期内将长毛兔总数增加至投资数量的120%,能够保证基本营收。此外,长毛兔养殖在普安县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养殖户可以从邻村更大规模的兔场收取幼崽以弥补正常养殖过程中的病死情况,还可在当地收购饲料,将产出的兔毛、兔粪等销往县城。
长毛兔从最初的扶贫项目,到扶贫产业,再到全产业链谋划,不仅为该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弱了地区封闭性,加强了该县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更成为了贫困户的“脱贫兔”,百姓的“小康兔”。当然,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惠民帮扶:既通过疏通饲料供应渠道缓解因疫情原因带来的经营压力,又通过硬性指标激励养殖户尽力脱离政策红利,真正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志智双扶,同心圆梦。
产业扶贫,添乡村振兴新动能;惠民帮扶,写增收致富新篇章。未来,将会有更多接地气、短平快、惠民生的产业项目扎根平桥,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也会有更多新型人才返乡创业,科技助农,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