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采访罗山皮影戏传承人陈光辉
2021年7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非遗调研队成员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皮影的传承人陈光辉老师进行了线上调研。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罗山皮影不仅深受山乡群众欢迎,而且还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罗山皮影在国内不断发展传承的同时也逐渐走向世界在2020年11月19日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佛山举办,罗山皮影戏受邀参会,与来自国内外620多个项目同场竞技,荣获“非遗智慧与创新奖”。
从陈光辉老师的讲述中我们知道罗山皮影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形式,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入罗山,罗山皮影戏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四百多年来,罗山皮影戏历经清朝至民国的兴盛,到解放后的跌宕起伏,绵延至今,源远流长。皮影戏最吸引人的在于唱腔、表演者对皮影的使用以及皮影的制作,通过对罗山皮影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罗山皮影人的制作独具特色,影人都是用牛皮、驴皮制作,需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精心尽意、一丝不苟才能完成。皮影戏演出舞台十分简单,前台有一长方形的影幕,长六尺,宽三尺半。后面是演员操演、乐队伴奏区,整个舞台小巧玲珑,井井有条。皮影的音乐与唱腔和豫南、鄂北的民歌、小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整个音乐由唱腔、唢呐帮腔和打击乐三部组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在演唱方面,既吸收了湖北大鼓和罗山评书的唱腔特点,也综合了皮影戏中东调高亢激烈和西调悠长婉转的唱法,有着浓厚历史艺术特点,比较适应群众的欣赏艺术。其传承和发展,既活跃了民间文化生活,又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提升民众素质。
罗山皮影的传承和发展,是与代代艺人懂得继承和弘扬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分不开的。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家和政府以及传承人的努力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知道罗山皮影,伴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和强大的舞台功能,可以看出罗山皮影光明的发展前景。然而我们还要知道罗山皮影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学时较长,在当代青年演员中很少有人深入学习,这也使得罗山皮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
罗山皮影在当前各种艺术形式激烈竞争环境下,要取得一席之地并获得更大发展,必须在保持独有风格的同时,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使这一传统艺术与时代接轨。作为当代青年来讲我们要有所作为,要保护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使非遗后继有人。
文字编辑:李冬玉
照片来源:传承人提供
实践队伍: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地区非遗调研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7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