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迹寻源,“环”忆初心”团队重温浙西南红色记忆

来源: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周超瑜

中国共产党100诞辰之际,环资学院“踏迹寻源,‘环’忆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丽水小分队近日前往丽水,参观走访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寻浙西南革命之踪,承革命人红色之志。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浙江丽水美丽的瓯江之畔,纪念馆内展示着大量革命斗争的史料和实物。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观纪念馆内展示的资料,近距离的学习浙西南光辉的革命历史,实地体悟“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我们抵达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入口的雕像是红军与当地武装人民握手的场景,雕像下面的九个大字“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这便是浙西南革命精神。进入纪念馆,我便感受到历史带给我的沉重感,抛却了路上的嬉笑,转而默默注视着馆内的事物。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之前中国革命,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碎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武装斗争方针,加上浙西南频繁的农民暴动,让中央红军决定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同时以此配合红军主力长征。

1935年3月,粟裕、刘英率领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游击根据地。粟裕、刘英充分发挥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一个局部的“革命高潮”。根据地通过政权、经济、军事和革命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建设巩固了根据地的发展。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让国民党当局深感不安,派出四省的国民党军和民团武装发起了多次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清剿”。根据地收到重创,坚持斗争的黄富武、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领导人相继牺牲,大量革命群众遭到屠杀。但是在粟裕、刘英的指挥下,四处游击作战,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红旗始终没有倒下,经受住了国民党的残酷“清剿”,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后,浙西南地区的红军部队奔赴抗日战场。

纪念馆内有着许多挺进师和地方武装的武器,也有部分服装,从战刀、土火枪到机枪、迫击炮,我仿佛看见了挺进师在初入浙西南的困难,和他们不屈的毅力。

进入刘英旧居,先看到的是一尊刘英的半身雕像,下面的碑上刻着他的生平。我看到了那里许多简单朴素的家具,屋内空间较为狭小,一景一物都似乎在讲述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屋内小院有一尊刘英和他夫人丁魁梅的雕塑,他们脸上的表情沉重,似是在担忧浙西南根据地的人民,我不禁肃然起敬。这位挺进师的政委受命于危难之时,与师长粟裕一起带领挺进师进行游击战,为浙西南的革命献出一切。

挺进师的共产党员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不负党的重托,深入敌后,面对国民党官兵的“清剿”也要毅然挺进,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才使得红旗在浙西南屹立不倒。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以后,党和红军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才使得红旗在浙西南屹立不倒。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照看现实、砥砺前行。在走访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从浙西南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的磅礴伟力,领悟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精神内涵,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毅然挺进,持有破除艰难险阻的决心,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探索前路的责任,不断奋斗,努力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2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乐在其中——“寻光”实践队叶媚同学采访
乐在其中“寻光”实践队支教组的叶媚同学是一个乐观的小老师。在起初,她便对这次支教活动信心满满,有着雄心壮志:“首先我们对接的学生是小学生,平时我在家有空都会辅导自己的妹妹的作业,而我们这次又是…
教科院绿芽社会实践队之品《建党伟业》,传奋斗精神
教科院绿芽社会实践队之品《建党伟业》,传奋斗精神7月17日,教科院绿芽社会实践队队员兵分四路,开展了以红色文化调查为中心的一系列调研活动。其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名63岁的广东军区独立舟桥部队84团的…
“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山灰雕,感受雕刻之精髓 走进中山灰雕,感受雕刻之精髓
7月17日,文传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部分队员前往中山沙溪镇线下感受灰雕文化,近距离探索灰雕文化知识。重温灰雕历史,匠心独运、巧夺天工。洪圣殿的灰雕在祠堂外观,在左右侧各有一幅以壁画形式呈现的故…
社会实践 |“百草行”访谈节目:背后的故事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鲁南制药集团情况的了解,7月19日,在鲁南制药集团会议室,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百草行”实践团与刘强经理就前几天实地考察中的一些问题举办了一场生动形象的访谈,此次访谈邀请公司…
课程《小小古诗你来猜》
2021年7月19日,“展翼”社会实践队开展了《小小古诗你来猜》的课程。给逢简小学适用于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们上一节不一样的古诗课。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三个,分别是:第一是让学生通过照片来回忆古诗第二是激发…
颐养天年,温馨家园
我校红十字会志愿者于2021年7月19日下午1点了到达虞福家园,为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进行才艺表演,关心慰问他们。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
专业赋能乡村,高校师生下乡搭建电商平台
2021年暑期刚至,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小云雀服务队的师生们就冒着酷暑深入重庆忠县石宝镇开展电商助农服务活动。经过调研,师生们了解到当地前企业玉印山腐乳厂尚未涉足农村电商,亟待搭建电商平…
朝瑾归园队调研心得1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我们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实践队朝瑾归园队。不惧炎炎夏日,以满腔的热情开展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因为疫情的原因,此次社会实践从线下活动改为线上调研,但是我们依然不忘初心,带着青春的…
数理学院三下乡红歌比赛圆满结束
本网消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民族精神,再现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巨大的变化和建设豪情,在此之际,在同学们之间开展“牢记光荣使命,唱响时代旋律,红歌比赛”主题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
教科院绿芽社会实践队之访越战老兵,重温卫国路
7月17日,教科院绿芽社会实践队队员兵分四路,开展了以红色文化调查为中心的一系列调研活动。其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名63岁的广东军区独立舟桥部队84团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排雷老团长赵伟武。赵伟武年过花甲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