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论,切身体会乡村发展新形式、新动力,2021年7月17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寻访习总书记足迹”红色GIS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学院专职组织员侯蕊的带领下来到浙江省临安市安吉县余村,对当地绿色发展历程进行学习。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位于天目山北麓,上世纪70年代,余村炸山开矿,兴办水泥厂,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他认为关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此后,余村秉承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走出一条“绿富美”道路。
实践团在余村下车后,沿水田间的道路逐渐进入村镇。沿途是连片莲花水田和荷花水田,生态环境良好,花田旁是大片铺满草的绿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同时路途中有数个由大量竹子与茅草搭成的休息棚供人小憩。实践团在路途中观察发现,余村完成了大片村区的绿化工作,已然没有曾经大力开山挖矿的痕迹。
步行十分钟,实践团来到一块雕刻着习总书记“两山理念”内容的巨石。十几年前,在习总书记的理论指导下,余村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不断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今的美丽新农村。余村依靠优美环境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白茶、椅业等产业,还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办起了漂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经过巨石后再次步行数分钟,进入村史馆,在馆内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团认识到余村发展的曲折历史,同时也了解到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余村有了数字化管理平台,更加实时了解到游客量、天气等信息的动态变化,让余村变成了一个智能化的生态村镇。
通过今日的走访学习,实践团感受到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两山理论”的指导是余村焕发生机的指导思想,通过实地观察,实践团对余村的生态发展模式有了充分理解,也对“两山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24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今年是泰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1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地方立法工作的了解和参与,4月17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在泰州……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东街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守年俗·讲法治——烟花爆竹背后的文化与法律对话”主题普法讲座在此热烈……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泰州迎来了八方游客。与此同时,“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也抓住这一契机,巧妙地将地方性法规宣传融入市区各大景区,让游……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在泰州这座充满人文底蕴的城市,“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创新举措,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早茶文化为依托,深入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宣……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之旅,将盐税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深度融合,为泰州市法治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前往兴化千垛镇,围绕垛田文化与《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同时在千垛景区面向游客同步推进,助力法治理念深……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客运汽车南站,面向广大旅客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与《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旅……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普法活动在泰州市实验小学热烈展开,“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六年级11班,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兼具趣味与知识深度的法治……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