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土楼村的振兴秘诀
——文化滋养下的繁荣
7月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商丘市虞城县网红村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再次来到郭土楼村,对于村里的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
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驻村志愿者张老师,了解到了近几年村里干部对群众的关怀。距张老师所说,村子早些年家庭矛盾很常见,婆媳矛盾、兄弟不和都是常事。
有一次,村子里一位老人去世,尽管老人生前早就请人选好死后墓地,去世后下葬在二儿子家的土地里。但由于三个儿子各怀私心,老人一过世便撕破了脸,都不肯老人葬在自家土地。
推推拖拖,一周过去老人遗体仍未下葬。
自古中国便讲究生死乃人生大事,死后不下葬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死者死后会不得安宁。村委听说这件事后就立刻介入了此事,并联系到三兄弟做了谈话。派专人做三兄弟的思想工作,这才解决了老人的丧葬问题。村子本就不大,满打满算两百四十多人,这件事一出,很快就传遍了村子。村里百姓因为此事都对村干部的办事能力很是肯定。
村委员会也借这件事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只有人素质高了,邻里之间相处和谐了,村子里风气好了,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实现幸福的共同追求。村委会经过考察了解到北京吴红发起的“以孝治家”活动的推广:天下以国为本,国以家为本,家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孝立则德立,德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村里商讨后一致决定推行“以孝治家”活动。
为了响应以孝治家活动,村里还建设了以孝治家大食堂,为70岁以上老人在工作日提供午饭,建立的资金都来源于村民的自发捐款。无需村委会动员,村里百姓都都争先捐款,恐居人后。同时,村子里的人也都自愿到食堂做义工,据杨书记所说:“排队都排到一年后了”。
在孝德文化滋养下,村里风气大为改善。现在的郭土楼村,家庭矛盾几乎荡然无存。村中上年纪者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儿女普遍愿意放弃在外地的工作机会,选择回乡照顾家中家中老人,做一点小生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赴商丘市虞城县网红村
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24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