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了脚踏实地地认真开展农场创新性建设,营造乡村新时代形象,东科学子前往了马岙心亲侬农场学习。
为了深入了解舟山当地农村现状,感受农乡生活氛围,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了马岙心亲侬农场进行参观,访问农场主,了解农场历来的发展状况。
追逐农业梦想,构建独特主题
一踏进农场的大门,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曾经其他学子们留下的彩绘,为原本平平无奇的农场染上了属于年轻时代的颜色,从而显得与众不同。在大众印象里的农场无非就是大棚、植物、农业设施这些具有乡土色彩的存在,而心亲侬农场则一反常态,清甜多汁的西瓜是它的主题,可爱又充满活力的卡通形象是它的印象词,幽默又接地气的文字涂鸦更是让它充满了浓浓的时代特征,无疑能够激起当代年轻人的共鸣。
这般独具一格的农场的创始人叫做孙舟恩,当我们询问他当初为何要从事农业这条道路的时候,孙舟恩回答道:“是因为无意中翻到农业杂志,被其吸引,从而尝试了农业生产这一方面的工作,并专业地做到现在。”仅仅是因为不经意间的一次动心,就勇敢走上了这条道路,并依靠努力与奋斗做到现在,孙舟恩先生这种拼搏追逐梦想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随后我们也了解到,心亲侬农场如今的“西瓜”特色主题也并非一蹴而就,当孙舟恩与其他人共同创建这家农场的初期,曾将“水稻”作为代名词,后因其设计难度过高,西瓜的种植经验也十分丰富,才有了现在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这项创新之举,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乡村农业开始变得多姿多彩。
接轨学校教育,培养青春幼苗
孙舟恩说道,“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很难去突破,就会去思考一些问题,在舟山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不现实,成本过高。所以从17年开始,18年的时候就已经试着和幼儿园接触。”从孙舟恩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心亲侬农场展开中小学生实践活动是对双方都有重大意义的。
孩子们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和阅历不足,他们对农村、农业、农作物大多缺乏感性认识,也缺乏劳动,不明白粮食得来不易,更不珍惜食物。而参加这项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体验农作物的种植,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由于采用的是亲子家庭活动模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关系,共同感受农场与自然的乐趣,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会遇到瓶颈期,需要创新经营模式。不能只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要与多种元素结合,例如旅游、文化、体育等。展开这项实践活动,可以让心亲侬农场突破瓶颈,发展到更高的层面。
孙舟恩作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带头帮助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他带头合资八台插秧机供农户免费使用,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服务人民,改变了马岙整个手工插秧的历史,促进马岙农业机械化发展,开创智能农业新局面。
推进创新优化,激活文化自信
如今的心亲侬农场已经初步具有主体农场的色彩,不过事实上它还可以做得更好,例如,通向各个区域之间的部分道路仍然杂草丛生,有些许泥泞,不同作物所处的区域极不显眼,容易迷路找不到方向,参观农作物时趣味与知识性有所欠缺,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改进尝试的地方。孙舟恩也提出了农作物科普讲解这方面的不足,即使农场曾经吸引来了众多的人流量,但止步不前便只会被不停超越,真正的成功从来都是在失败与不足上建立起来的。
农业向来都是处在基底,不受关注的项目,农场所处的以农业为主的马岙地区似乎也渐渐失去青春的气息,变得不再受到年轻人的关注,而心亲侬农场这些年所做出的努力正是在与之相抗衡,努力让了解到它的每一个人重新认识农业,爱上农业。
最后,希望这座特色农场能够在不断合作实践的过程中欣欣向荣,孙舟恩先生也能在优化前进的过程中将当地的农业文化广泛传播,吸引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为这座农场乃至这个地区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团队名称:“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
撰稿人:朱依桑、徐双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49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