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志愿者探寻国家首批非遗 :岳西高腔,渺远悠扬

来源:安徽师大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 作者:阚薇薇 凌韵梅

你们大学生关注到岳西高腔,我很激动。提到安庆,大部分人只知黄梅戏,可咱的高腔,不差呀,不能失传了啊。”五河镇关工委主任,义务传播岳西高腔的王学钿老先生深情地说。在响涧幽谷的大别山深处,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戏曲形式——岳西高腔。7月初,安徽师大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前往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走访了五河高腔剧社,于高腔艺人渺远悠扬的古音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艺术顾问汪同元、传承中心副主任程文件,特意从县城赶来与志愿者交流,为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岳西高腔。


总有一些事记挂在心头

岳西高腔于2006年5月正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声腔承袭于明代古青阳腔,已有300多年历史。2010年,岳西县政府成立了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秉承着“全面保护,活态传承”的工作方针,以期对高腔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与发扬。

如今已75岁高龄的汪同元老人是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艺术顾问,他致力于岳西高腔的研究已有30余年。在向志愿者们介绍岳西高腔的“前世今生”时,老人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淳朴的笑容里洋溢着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岳西高腔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必须好好传承与发扬才行”。为了收集整理有关岳西高腔的第一手资料,汪老奔波于岳西县的各个乡镇走访高腔艺人、查找文献资料,并把收集到的鲜活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出版了《中国岳西高腔剧目集成》和《中国岳西高腔音乐集成》两本书,为岳西高腔的研究与传承保留了珍贵的学术资料,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承与传播,是责任,也是使命。在提到有一次观看少儿高腔表演时,汪同元老人欣慰地说:“那些小伢们一板一眼地唱着岳西高腔,唱得很好听哇,这样真好。”五河高腔剧社的王主任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当代青年大学生也能加入到保护岳西高腔艺术的行动中来,向社会宣传推广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程主任特意邀请老艺人为志愿者们现场演绎,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让这存储着明清戏曲文化密码的古老高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总有一些人在引吭高歌

绵长古韵,承载厚重文化;低吟浅唱,演绎百味人生。五河高腔剧社围鼓班的老艺人都是耕作于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因为从小听着高腔长大,内心充满着对岳西高腔无比的热爱与眷恋。农忙时节,他们播种耕耘,在乡野间感受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趁着农闲,他们自发在镇文化站进行高腔排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并义务进行多场演出,其情至深,其行至伟。在那宛转悠扬的芳菲古韵中,流淌着一辈又一辈高腔艺人坚守的血液。



“要传承岳西高腔,关键要选好传承人,打造一支热爱高腔艺术、肯为之奋斗的队伍。”传承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为了让年轻的一代也能感受到高腔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村里的老艺人们开始着力培养新一批高腔艺人。在访问结束后,老艺人们为志愿者表演了岳西高腔“喜曲”的代表剧目《天官赐福》,在铿锵有力的围鼓打击声中,老艺人们围坐在一起,用原生态的方言演唱着故事,诉说着历史,流畅和谐又质朴古拙。接着,一位青年女艺人也演唱了“彩唱”的代表剧目《拜月》,声音轻柔,唱词优美,身姿妙曼,盈盈吴语令在场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总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岳西高腔经历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像一条纽带,一头连接着过去,一头连接着现在与未来。近年来,随着岳西高腔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战略机遇,岳西县大力推进“文化活县”战略,协同社会各界文艺工作者和高腔艺人对岳西高腔进行了一系列抢救与保护措施。岳西高腔史上首部剧目集成《中国岳西高腔剧目集成》公开出版发行,将剧本和唱词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先后组建了12家民间高腔剧社,如五河高腔剧社、田头中心高腔剧社和五河“聚合堂”高腔剧社等。

与此同时,政府创新高腔演出与宣传形式,在五河、中关、田头、巍岭等地,高腔戏被搬上舞台,成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由岳西县高腔传承中心发起的“送戏曲进校园”、“民生工程送戏下乡”等文化工程项目,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进行了岳西高腔的表演与宣传。此外,借助文化部信息共享工程的政策,创办“岳西高腔网”,建设岳西高腔传承保护基地、岳西高腔保护园,采取多种措施让岳西高腔走出大别山,走出安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与感受岳西高腔的独特魅力。

然而,岳西高腔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岳西高腔的演出形式却仍以保留原始唱腔为主,爱好高腔的多为中老年人,受众偏少;另一方面,单一的艺术形式导致在多元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岳西高腔不感兴趣,愿意去学习与传承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老一辈艺人年纪渐大或者离世,出现了许多剧目无人会唱、无人会演的令人心痛的局面。如何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让这芳菲古韵焕发新的生机,长路漫漫,仍然需要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作为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岳西高腔值得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这也给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更多的思考与挑战。保护岳西高腔,保护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

最新发布

“行知”心得系列报道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当我从床上起来时,我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整理用品,因为我校的领导要来高州第一中学视察了。当然,不可避免地,我和我的小伙伴还是要上英文课。因为今天的教学内容涉及语法知识反义疑问句,所以可能会出现冷场的情 …
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
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资源与环境学院“节水护水我先行”社会实践队7月6日上午,我们小队的队员们跟随着队长来到了花园校区,我们到达后第一步做的是仔细查看花园校区水资源浪费的情况,观察校园内的节水工 …
充满危机的河水
充满危机的河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节水护水我先行”社会实践队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 …
关于社会实践的一些思考
关于社会实践的一些思考——资源与环境学院“节水护水我先行”社会实践队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 …
不退缩,不言弃
不退缩,不言弃今天,已经是下乡的第四天,随着时间的流逝,下乡也即将进入倒数的时候了。还记得第一天的时候,我还在感叹时间怎么过得那么慢,当到了今天的时候,才发现,时间不等人,许多时候,一直在反省自己 …
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一些事
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一些事——资源与环境学院“节水护水我先行”社会实践队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山河变得更加美好,环境变得更适宜居住,这是全人类对新世纪的希望   然而,站在新世纪的门槛 …
初遇西坡小学
今天是一个忙碌而又劳累的一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收拾东西,当匆忙的收拾完了行李还要赶去教四的树人广场,等待三下乡其他队员和大巴车的到来。…
义教温情,调研初出发
7月12号是岭南师范学院“启航”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第三天,不同于前两天的实践节奏,将队员们分为多组,其中着重新闻组,调研组以及支教组的工作。三组再各组长的带领下在彼此的领域下工作。新闻组 …
再来一次“草莓”探险
——许昌学院“氮”定农作物实践队回访工作之草莓采摘园篇2017年7月12日上午8点到下午13点,许昌学院赴许昌及许昌周边考察土壤含氮量对植物生产质量的影响考察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实践的第十二天。回访许昌市多味 …
地铁实践之旅
地铁实践之旅——资源与环境学院“节水护水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2017年7月1日,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护水实践队一行6个人前往地铁站发放调查问卷,将近下午六点,在队长张鹏博及全体实践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