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非遗精神”实践队深入南石山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的烧制技艺进行了调研。
实践队首先来到的是国家非遗传承人高水旺先生的唐三彩博物馆,并由先生的儿子高哲先生接待。他带领队员们欣赏了各色唐三彩作品,耐心讲解了唐三彩制作流程,讲述了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制作唐三彩的原料是一种叫作“高岭土”的优质黏土。这种黏土经过长时间的淘练和陈腐之后,质地变得极为细腻,可塑性极强,又不容易变形。同时拥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使粘结的部分浑为一体,晾干后不易开裂。
挖出高岭土后,首先要对其进行研磨,接着浸泡、漂洗,最终形成泥料。经过反复的揉搓、捏形,形成最初步的唐三彩的塑像。由于塑像是实心的,难以烧透,所以我们要用石膏糊在这个最初的塑像上,做一个模具。模具做好后再在内部糊上高岭土,这才是最终成果的初始状态。
模具拼合,坯胎成型。晾干后,就进入不带釉的第一次烧造,称为“素烧”。经过1100℃左右的高温烧造,坯胎在冷却后呈现出温润的乳白色。
接着,便是形成唐三彩特有色泽的最关键一步——施釉。这些釉料由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调制而成,看起来不过是深浅不一的红色,可经过烈焰的洗礼,它们将分化成五颜六色。
挂上釉色的第二次烧造称“釉烧”。仔细观察唐三彩成品我们会发现,上面的颜色并不是界限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具有流动感。这是因为煅烧的温度在900℃左右,要高于釉料的熔点。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釉色自然垂流,相互交融,在泥胎上奔跑,如同唐三彩诞生的那个时代,各民族友好往来,交流融合。
当我们细细赏玩一件唐三彩,会发现它上面的釉料布满了细密的裂纹。这是由于釉料与泥胎的受热膨胀度不同而产生的开片,是一种正常现象。越好的陶瓷,上面的开片越细密。
如果烧制的唐三彩为人物俑,则面部不施釉,待釉烧完成后用矿物颜料人工手绘上去。这一工序叫做“开相”,也是为了防止流釉影响面部美感。包括其他花纹细密的器物,相关部位也是如此。这种方法制作的唐三彩风格古朴,有一种岁月的沉积感。
唐三彩的烧制技艺并不是一脉相传的,宋三彩已经与唐三彩有了很大区别,到元明清时期更是相去甚远。此外,史籍中关于唐三彩的记载也很少,因此唐三彩的烧制技艺其实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引起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唐三彩这才逐渐为人所知。可以说,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水旺为代表的南石山村人,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恢复唐三彩的烧制技艺的。他们仔细观察真品唐三彩的残片,一次次调色、烧制,才让这时代的记忆重见天日。
告别了唐三彩博物馆,队员们又来到了国家非遗传承人张二孬先生家的唐三彩文化园。
相比于稳重的博物馆,文化园多了一丝活泼,这可能与它目前的主要负责人是少窑主张毅鹏有关,他是一位热爱唐三彩艺术,思想开放进步的年轻人。
一入庭院,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开轩面场圃,碧空的尽头是绵绵北邙。我们随张毅鹏先生的引导来到唐三彩的展示厅,当他把暖黄色的射灯打开,黢黑的土屋立刻转变为时光隧道。墙壁上凿出的架子里摆放着神佛,慈目微阖,目光下是蜿蜒的商队。领头的骆驼引吭嘶鸣,携驼铃和梵语,一如千年前,造访东都洛阳。
文化园还修建了地下隧道,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充满盛唐气象。李青莲诗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当我从地下隧道钻出,骄阳使我恍然:是唐三彩的出现震惊了天上人,还是天上人扰了唐三彩清梦?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尊三彩像,去天上游历一番,回泥土安眠。
出于环保需要,现在只有唐三彩博物馆还偶尔使用火窑。注视着已不再忙碌的火窑,闭上眼,仿佛置身黑夜:火窑炽热,明明暗暗映照着手艺人的脸;火星纷飞,像源源不断的信念,像滚滚流淌的文化,像时代的生生不息。豫见唐三彩,豫见人民的智慧,豫见非遗依旧生生不息。
作者:杨怡婷
图片来源:“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非遗精神”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54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