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贵州遵义、云南威信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威信县水田花房子宣布结束了为期七日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通过追寻先烈足迹、探访红色故事、传承长征精神,身临其境学党史。先后前往贵州遵义,云南威信开展“漫步长征之旅,共续红色华章”主题实践活动,行程累计1500公里,实践团成员都表示这次横跨三个省的活动,为他们增加了很多的知识与经验。
红色圣地多英魂,遵义会议放光芒
10日早,实践团从武汉前往作为与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遵义,这座城市有着许多广为流传的红色故事,而遵义会议便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段历史。
11日一早,实践团出发前往遵义会议旧址。清晨的遵义热闹不减,参观遵义会议旧址的人们早已在旧址门口有序排队,不一会就排到了百米开外。排队的人们不乏有唱着红歌的老党员、携带孩子来参观的家庭以及来参观学习的高校学子。实践团的同学听到年轻党员在向同队的老党员深情地说:“新中国解放与战争的胜利缺少不了你们这些在艰苦岁月坚持战斗的老党员们,你们才是我们现当代人所追寻的‘明星’啊。”这番话虽没有优美的辞藻堆砌,朴实的话语却有着强有力的感染力。
遵义会议旧址虽被重新修整,但其布局却可以将人带回那激情燃烧的年代,只是简单的木桌木床,如此简陋的生活条件,却是红军长征能够胜利的制胜法宝之一—艰苦奋斗。在那艰苦岁月里,中国工农红军克服艰难的生活条件,顽强斗争,党中央领导人在简朴的木屋里,拥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挥斥方遒,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带领长征走向胜利。气势磅礴的遵义会议陈列馆里,那墙上文字史料与展柜中陈列的长征文物,便是人们学习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的最好老师。上百步的石阶、高耸入云的石碑,诉说着红军烈士那“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展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势。虽只有三天的学习,但实践团成员们收获到了从历史课本上无法学习到的历史与亲身经历的那一抹永不褪色红色精神。
小镇决策新起点,鲜为人知扎西事
14日,实践团前往云南威信,学习扎西会议精神。遵义会议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于扎西会议,有很多人不了解。实践团到达扎西时,没有参观长龙,建筑也不似遵义会址那般大气,只有一派宁静祥和。寥寥无几的行人走在红军街上,会址的台阶上还有小朋友在嬉戏打闹,建筑大都古色古香,让整个扎西小镇充满人间烟火气。
在讲解员的陪同下,实践团先后参观了江西会馆,扎西纪念馆以及烈士陵园。破旧的草鞋,单薄的衣衫,昏暗的煤油灯……站在会址门口,穿越历史的长河,好似1935年那个冬天红军战士们在这里集结,天寒地冻,风雪交加。“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今日追寻先辈足迹,仅只是冰山一角。
实践团在纪念馆学习了整整三日,跟着讲解员一遍又一遍的学习记录。在实践团学习临近尾声时,馆长卓家勇向实践团介绍了很多纪念馆中没有展出的历史,并殷切的嘱托到:“你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比常人了解更多的历史,要挖掘这些历史背后的深刻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纪念馆展出的表层历史,更要拥有发掘历史深层的眼睛,在自己大脑中加以充分思考与加工,将客观史实转换为自己的思想。”听完馆长这一席话,实践团成员深受启发。
17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历经百折蜿蜒的山路,前往水田寨花房子会议旧址前往学习与参观。房屋中巧夺天工的雕刻与墙壁上那两方鲜艳的红色党旗相得益彰,旗帜上方的党中央领导人挂像中,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神,透露出长征胜利势在必得的决心。实践团在烈日下一步步坚定地走向山顶的“鸡鸣三省”的纪念碑,详细做好了文字记录,细细研读纪念碑上的文字,抚摸着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不规则纹路,历经风雨洗礼,仍屹立于山巅,亦如红军那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永不倒。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百年波澜壮阔方得今日之盛世,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的长征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历经百年沧桑洗礼,初心不改,磨砺数十年意志,仍风华正茂,中国如此,华夏儿女亦如此。党之百年,亦为中国征程新起点,百年长征路仍在继续,长征精神仍需流芳,红色血脉仍需相承,吾辈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59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