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无时无刻体验着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可数字化智能发展的同时却遗漏了一部分群体—老年人群体。如何让老年人更好的体验智能手机的便利,才能不被数字化智能所遗忘?为了更好的了解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老骥“有”枥实践队成员分头行动在所在社区以及附近银行开展实践活动。
亲身实践,了解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情况
7月20日,实践队员在居住地周围的社区分发调查问卷并且对老年人进行采访。通过采访调查得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甚至没有智能手机。关于问卷中疫情期间健康码的申领他们也表示从未接触,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是让子女代为申请。网上就医挂号、网上办理银行业务、网上购物等一系列数字智能所带来的便利他们都表示不曾体验。而当下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必备的生活生产技能。可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老年人群体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仍旧被智能挡在门外。可见中国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在调查的同时,实践队员也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的简单教学,比如收发短信、拨打电话、听取广播新闻等简单的操作。老年人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信息化智能化如今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更是一个年轻的产业,更加注重年轻人的需求,忽视了老年人群体,导致老年人群体进入数字化的信息盲区。科技越走越快,如何等一等被科技落下的老年人群体成为摆在许多行业面前的难题。
优化适老服务,打造温情银行
随着金融服务手段和业务办理日趋数字化、线上化,老年人在办理银行业务方面会遇到哪些问题?而银行为了提升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便利化和可得性,切实改善老年人的金融服务体验?又作出了哪些优化措施?
7月20日实践队员来到中国农商银行展开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银行相关服务人员我们得知,老年人办理业务时常存在以下问题:办理业务时常出现忘记支付密码、不会操作自助服务、听不懂银行服务人员的要求、看不明白业务说明、签字签错地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银行等。对于这些问题银行服务人员有针对的采取措施,银行服务人员会采取一对一服务指导,手把手指导老年人进行业务办理。关于老年人忘记密码银行人员会帮助他们找回设置新的密码,细心服务。
此外中国农业银行还推出手机银行老年版,为老年人服务提供便利。根据银行人员介绍中国农业银行面对老年客户,银行推出了融合生物识别、语音通信、大数据、智能分析、智能风险管理等高科技技术的老年版手机银行,以开发和发展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业务流程使老年人可以使用移动金融服务。同时,创新性地将家庭关系引入金融服务,以发挥积极作用。打造两代人交流的金融交易平台。此外银行人员还为队员介绍中国农业银行老年版的特点,字体的大小扩展到76px,一些区域大于8px,提高了识别和敏感性;关于老年人最关心的安全问题,老年版将增加新的安全手册,引导老年人逐步控制账户和资金使用;1万元以上转账时,该系统提供安全建议,以避免电信、欺诈等外部风险事件;针对老年人投融资需求,农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白银理财产品。
汇聚社会集体力量,缩小数字鸿沟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整理了采访资料和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对于老年人群体尤其是处于农村地区、年龄较大的老年群体,他们文化水平相对来说更低而且听力、敏锐程度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加上年轻人群体没有时间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的教学,种种原因导致了老年人与智能化社会脱节。科技在发展的同时要把视角拓宽不仅要关注年轻热的需求也要关注老年人群体。推出“适老化”的智能服务,比如放大字体、加强安全保护等,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扫清障碍。此外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应用培训,让老年人敢触网、善用网,年轻一代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尽力帮助身边的老人掌握简单的智能手机操作。 科技是冰冷的,但人情是温暖的,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社会、子女、公益组织等共同合作。在全社会中消除年龄歧视,共建无差别的友好型社会,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必答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6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