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为进一步体会“浩然精神”的深刻内涵,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青岛科技大学“百年征程,我心向党”党史学习实践服务团通过联系与沟通,有幸受邀到周浩然文化园,对话今年80岁的周法廉老先生。
采访之前,根据周法廉家人周海波女士的交代,由于爷爷平时秉承低调做人的处世之道,但希望在“建党百年”之际,能够留下“红色精神”于后世,给“年轻同志们”传承红色记忆和党史教育。
队员方珺、房依琳代表青岛科技大学赴即墨“百年征程,我心向党”党史学习实践服务团对周法廉老先生进行了采访。
【学生代表-方珺】:周爷爷您好,听说起初周浩然烈士的身份并没有被认定从那时候到现在万人称颂,其中又有怎样的曲折过程呢?
【周法廉】:周浩然牺牲后,家人一直在寻找线索,当我18岁的时候,家人说“你也长大了,这个责任就交给你了”,于是我担负起保存各种遗物并寻找哥哥(周浩然)牺牲之谜的重任。七十年代,在东北有一个曾暗杀革命者的凶手被抓获,在他的口供中,周浩然的名字出现。那时候,人们才知道了那一次突击战,也知道了哥哥周浩然的大名。但那时候,哥哥牺牲已经过去了30多年了。
【学生代表-房依琳】:周爷爷您好,当初建设周浩然文化园是怎样一个过程?那现在建设进度如何?
【周法廉】:无论是父亲、姐姐还是我,都在小心翼翼的保存着周浩然的遗迹和文献,作为家人,我们为他自豪,同时也非常希望他的事迹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称颂。20年前我和家人一直坚持要建这座周浩然文化园,经历了重重阻力和困难,终于在2年前建成了。我哥哥是在战争中牺牲了,当时家人都不知道,是在他死后一段时间才得知。所以他牺牲以后,遗体被抛弃在荒野之中,周浩然文化园里没有遗体,所以不能称为陵园,叫文化园。我们正在打算在这里建衣冠冢。
这几句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力量的句子,让实践团成员感觉直击心灵。谈及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提升,周法廉老先生希望青年学生不断保持思想的进步,坚持理想信念,牢记使命目标,扎实工作学习,坚定跟党走。他认为,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祖国未来的建设任务就在青年的肩上,而青年学生更应该起到模范作用,为社会建设出力。因此,第一就是要坚定信念和目标,一定是未来能为社会做贡献,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理想信念不是空言,必须牢牢记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更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有所体现。第二是要扎实自己的学习工作,提高为党、为国家做贡献的水平。作为学生,本职工作还是学习,特别是身在青岛科技大学,更应该抓紧平时的知识学习时间,利用学校丰富的科研资源,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未来如果走上科研的道路,更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总而言之,就是要跟党走,为社会做贡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同学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发扬这种老党员们刻在骨血里的精神,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为周法廉老先生送去了保温杯,笔记本等慰问品及《共产党宣言》等六本书籍,将实践团的关怀与温暖送到老先生手中,老先生非常高兴,并向队员们回赠了《热血浩然志》一书,寄予青年学生能学习并弘扬“浩然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岛科技大学“百年征程,我心向党”党史学习实践服务团秉承“利用红色资源、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理念,深入挖掘青岛市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开展“共话党史共忆初心”老党员系列访谈,组织青年学生对老党员进行专访,在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中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教育引导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周法廉老先生今年已经80岁了,他用一生的时间与精力修建了周浩然文化园,只为让世人记住这位革命烈士——周浩然。最后祝周法廉老先生身体健康,感谢老先生接受这场家访,让我们深深震撼的同时,更加牢记时代的使命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一定不会辜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64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