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绝壁上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申倩倩

为了更好了解黄河流域河南段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7月15日上午,洛阳师范学院黄河流域河南段历史文化遗产调研队成员前往河南林州红旗渠,了解了这条有世界第八奇迹之称的“人工天河”。

在河南省林州市的太行山深处,苍山翠柏之间一千五百公里长的水渠,宛如一条玉带,由西北向东南,游走于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间,这就是红旗渠。属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人工天河”之称。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林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在历史上,林州叫做林县,是一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自然灾害频发的贫穷山区。每逢干旱,不仅颗粒无收,连饮用水都成问题。从1435年到1949年的五百一十四年里,有记载的自然灾害发生过104次,其中大旱绝收三十八次。整个林州万户萧疏,赤地千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农田水利即为重视,带领人民群众修建了许多重要水利工程。1959年,为了彻底解决缺水问题,林县提出“引漳入林”。劈山倒河,逼水上山,在太行山上修建一条引水渠。

1960年,三万七千多民民工,浩浩荡荡,汇聚到了浊漳河边,他们要从这里开凿一条大渠,把滚滚河水从山西引入林州。当时正赶上国家最为困难的时期,物资十分匮乏,机械化程度也很低,仅凭高昂的斗志和简陋的工具,在太行山开凿出一条水渠。红旗渠修成之后解决了林县60多万人口,54万亩耕地和40万头大牲畜的用水问题。红旗渠也被林州人民成为“生命渠”、“幸福渠”。

今天,我们已经告别了极度缺水的日子,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红旗渠精神,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投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文字作者:申倩倩

图片来源:网络

实践团队:洛阳师范学院黄河流域河南段历史文化遗产调研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64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熠生辉,永不褪色,那便是我们的红色记忆。为进一步加强对红…… 马佩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组图稿)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熠生辉,永不褪色,那便是我们的红色记忆。为进一步加强对红…… 马佩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组图稿)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组图稿)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熠生辉,永不褪色,那便是我们的红色记忆。为进一…… 马佩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知不足,能进步
今天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红色暑期实践团队开展“承红色思想,传红色精神”主题活动第二日的有关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依旧是发放有关于调查湖州市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思想的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并派…
“正红”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
为了积极响应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我加入了正红三下乡实践队。正红三下乡实践队伍在7月15日开启线上加线下的模式进行实践,我作为队伍宣传组的成员,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不知所措,不清楚…
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芯火”支教团于小黄崖村开展支教活动
7月16日,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芯火”支教团中四名成员——王琪、夏天宇、卞秀娟、耿澔童于小黄崖支教基地开展第三天的支教活动。该支教基地提供两间教室供15名学生上课使用,15名学生中8名上初二,1名上高一,…
阳光斑斓,活力无限
夏日炎炎,我们早早来到活动地点,做好准备工作,开始了今天的活动。今天的活动依旧是发建党100周年的传单。相较于昨天,今天的我们明显有了更多的经验和全新的面貌去完成这个活动。在去活动地点的路上,我和…
观诸葛草庐,品三国精神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河流域河南洛阳段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7月10日,洛阳师范学院黄河流域河南洛阳段历史文化遗产调研队成员前往南阳诸葛庐。刘禹锡在其《陋室铭》中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天子山镇中心小学实践心得七月二十三日
7月23日,多云转晴。凌晨三点,五个队员出发去探路啦,天子山的日出,期待。今天上午是中班的树叶拼贴画课,顾名思义就是用树叶来创作绘画,特别适合小朋友。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
“源”于热爱 成就梦想
自7月15日暑期班正式开课以来,思源支教团全体成员认真备课,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也将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承担起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做孩子亲…
曙光遇滔河,明天会更好
滔河遇曙光,明天会更好——土木与交通学院曙光支教实践队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展现学生的艺术风采,老师们协商决定开展文艺汇演,并于今日开始进行排练,学生们踊跃参与。为更…
云端相聚,撰写你我故事 ——华师化院团委服务队开展夏令营开营仪式
疫情阻挡见面的脚步,却无法阻挡下乡的热情。七月盛夏,华师化院服务队在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开展线上趣味课程,队员们将用爱心与热情书写三下乡新篇章。2021年7月19号,夏令营开营仪式在9点准时开始。首先,…
踏八方,承言美——丽水学院暑假实践团队在行动
踏八方之路,承方言之美。为了了解丽水本地人对于本地方言的掌握程度、看法,促进丽水方言的传承,近日,丽水学院“踏八方承言美”暑假实践团队在丽水市莲都区的大中小学、街道等地区开展采访活动进行实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