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8:50,师心云实践服务队在腾讯会议上为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开展了一堂有趣的击败伪科学的课程。本次课程的主讲老师陈依雯带领学生擦亮双眼,识破生活中的伪科学。
上半节课,陈依雯老师主要讲解伪科学的概念以及识别生活中的伪科学。首先陈依雯老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同学们认为什么是伪科学?”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回答“假的科学”;有的回答“不是科学”。学生的思路发散,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接着老师给出定义:伪科学是已经被实践或科学实验证伪,但仍然当做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然后陈依雯老师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伪科学,同时予以纠正。比如向日葵并不是一生都在追随太阳,要看向日葵属于什么生长阶段;再比如生活中常说“感冒出身汗就好了”,但是有些感冒如体虚感冒,大量出汗后反而会加重症状。学生在听完陈依雯老师讲解后,纷纷表示“涨知识了”。
下半节课,陈依雯老师主要讲解伪科学容易被接受的原因以及击败伪科学的方法。首先,陈依雯老师告诉学生伪科学容易被接受的原因,即我国民众科学素养整体不高、思考的简单化和教条化、对权威的过度崇拜和大众传媒的发达等。接着,陈依雯老师列举“疫情间人们盲目大量购买板蓝根”、“造谣靠张嘴,辟谣跑断腿”等例子佐证伪科学容易被接受的原因,使学生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最后陈依雯老师请学生思考击败伪科学的方法。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陈依雯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应当提高自身科学素养,遇到问题理性思考,不盲从,不轻信。陈依雯老师还鼓励学生主动去观看一些纪录片及阅览一些与科学相关书籍,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识别出了一些身边常见的伪科学,并重新科学地认识它们。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到极大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必将成为谣言的终结者、对抗伪科学的主力军,科学强有力的维护者。
撰稿人:刘杨欣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师心云实践服务队
来稿时间:二〇二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69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