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王紫)
为进一步探寻青岛德式建筑保护、开发状况及其对青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7月21日下午,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探寻青岛德式建筑与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暑期实践调研队来到了青岛市江苏路基督教堂,继续进行调研活动。
青岛基督教堂是青岛一著名的宗教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该基督教堂原来是为德国人聚会礼拜的场所,借山而立、纵向延伸的格局,与周围的一切浑然一体,有着油画般的质感。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使整个教堂的轮廓显得清晰简洁,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
这是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主要材料是花岗岩。礼堂宽敞明亮,能容纳1000多人,大厅高18米,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
教堂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俗称“钟表楼”,楼高39.10米,登楼可观赏岛城的海天秀色。钟楼上的巨型钟表,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钟表的机械结构历经100余年仍能可靠工作,准确报时。
教堂宽敞的院落绿树成荫,在盛夏里送来一片清凉。游人不消太多,缓步在教堂古朴而精致的礼堂与钟楼间,享受别样的意蕴。在这里成员们偶遇了一对拍摄婚纱照的情侣,相信在上帝的祝福下,他们的幸福定会长长久久。
教堂的工作人员接受了调研队员们的采访,带领队员们参观教堂外部结构并进行了简单讲解。队员们了解到,教堂的地砖和一些窗玻璃在文革时遭到破坏,后来花大价钱从德国按原来的工艺重制并运来做修补,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教堂大门旁的墙壁上刻着一个纪念1517年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徽记。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人员回忆,九十年代,钟楼钟表制作者的孙子说过,这个钟表还能再跑三百多年。适逢下午两点准点报时,钟声洪亮,回响悠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69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