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栋国系民科技兴,情结老年温情浓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丁慧

在数字化全面落地、科技时代迈入辉煌阶段的当下,有一个群体却正在被无意间忽略。老人,就是这个无奈的群体。他们被科技时代的洪流所裹挟,难以适应全新的节奏。都说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想要摆脱媒介惯性的束缚、享受互联网时代的便利,需要付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要比年轻人多得多。其实少数老人还是跟得上潮流,但大部分确实被边缘化了,智能时代限制了他们的衣食住行。无论是现在的网上挂号、扫码坐公交车、水电缴费、健康码等等要求,都可以看出老人们面对科技的无赖和茫然。科技确实改变了生活,但是科技是让人方便,不是让人冷漠。为了探寻老年人被科技“遗忘”的原因,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7月20日至2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老骥“有”枥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帮助那里的老人快速掌握简单使用智能手机的技巧,让老年人也可以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乐趣,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深入福利中心,探寻老年人被科技“遗忘”的原因

7月20日实践团成员首次来到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看望那里的老人,并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智能化时代的看法与感受,从老年人的视角来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在他们的记忆中,手机是翻盖的,上网得用网卡,在疫情期间用手机扫码,对他们来说更像是“新物种进击”。老人们依旧以为出租车都是靠招手拦下的,那些来回接人的私家车都是黑车。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路边的自行车谁都能骑走,为什么去医院还得网上挂号预约,连取个快递都得手机扫码。所以,更多的老年人开始拒绝出门,科技似乎照亮了所有人,唯独他们生活在阴影中。一旦发生灾难事件,那些不在智能时代的老人们,就会成为第一波被淘汰的群体。

不知不觉,生活中的一切都能靠手机来完成,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智能化服务等科技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方便了年轻人,但是却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现在大多数老年人,都是从艰苦生活中走过来的人群,那时候还没开始文化普及,现在又上了年纪,眼睛不好使,耳朵不好使,还有什么脑力去学习智能化科技呢?

手机培训,老年人也在努力跟进中

7月21日实践团成员再次探访福利中心,教老人们一些简单的手机使用技巧,让他们也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实践团成员首先教老人们如何设置字体大小。大号的字体能更方便快捷的让老人们查看手机内容,教会他们如何调整字体大小是关键。其次,实践团成员教老人们如何存入号码查找联系人。老年人在平时的交往活动过程中,经常会结识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人群,教会他们如何存入号码,便于他们结交新朋友,学会查找号码,便于他们联系家人和朋友。实践团成员还教老年人如何用微信聊天、支付和保存电话号码查找联系人,在教会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及时向他们耐心科普防骗知识,让老年人在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同时,防止被骗。

对年轻人来说,接受并学习一个新事物都需要一段时间,更何况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呢?人在变老后,身体各项机能都不抵从前,有些东西不是不想学,是真的学不会,是真的力不从心。

科技是冰冷的,但人有温度

视觉退化、听力退化、记忆力退化……这是所有老年人在使用高科技产品时都要面临的障碍。身体衰老带来的无助是年轻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再加上科技带来的未知感,老人难免会排斥电子产品。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他们不应该只面对主流人群,更应该考虑到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众多应用,尤其是常用、基础的应用,包括支付、打车、阅读、缴费等,要考虑一下“老人化”。

科技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在科技的发展路途中,公共服务应当多为老年群体考量,不妨多点耐心、多点包容,用更精细化的管理,更灵活的方式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71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挖掘优秀教师的育人智慧,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良师执烛 苗乡添辉——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探源教学之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教育家精神,近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赖思宇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对模范教师黄娇娇进行了深度寻访。……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古今碰撞绽华彩,上河灯影耀邕城 ——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调研纪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在2025年1月9日至1月12日期间深入广西南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灯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旨在探寻花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团队走访参观了多地,其中百益……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春晖社“梦萦泉城”支教队进行前期工作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梦萦泉城”支教队举行暑期支教开营仪式7月21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梦萦泉城”支教队于济南长清万祥社区举行“线上+线下”暑期支教开营仪式。支教队成员赵灵虎主持本次活动,社区负责…
岭南师范学院“灯塔领航”社会实践队:助力留守儿童
为深入开展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2021年7月21日,岭南师范学院“灯塔领航”社会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北和镇和板桥镇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活动的队员们分为两组队伍,一组为队…
乡村水源,节水宣传
聚焦山区乡村水源质量,助力偏远地区节水宣传——水利学院“寻找生命之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切实体会党的百年成就,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华…
探寻河头发展金经,助学助贷助梦前行
暑期间夏日炎炎,拦不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探索基层、服务社会的决心。2021年7月,佛科院的学生事务中心创立的暑期实践队伍——夏萤服务队前往广东省清远英德市河头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在前期,服务队完…
节水护源,助贫攻艰
节水护源,助攻贫艰——水利学院“寻找生命之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切实体会党的百年成就,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三下乡总结回顾
岭南师范学院一年一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备受关注的,因为这项活动为教育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今年也不例外。不一样的是,今年由于时间正好遇上广东疫情的反扑,所以大部分队伍的社会实践…
音乐美育,乐动心弦 ——哲社学院青芒队音乐进课堂活动顺利开展
2021年7月22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青芒服务队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为远在梅州市兴宁市新陂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乐动心弦的音乐课。课程共分为五个环节进行,其中“音乐知识知多少”和…
乐器之旅,携手同行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青芒队音乐课堂顺利开展
7月22日上午,华师哲社青芒队队员常婷为梅州市兴宁新陂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开展了一节音乐课堂,科普乐器以及演奏的相关知识,培养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课堂伊始,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各自认识以及学习过的乐器,调…
爱心支教 引领梦想
今天是支教工作收尾的一天。随着上午结业典礼的结束,支教生活完美收官。支教工作带给了我数不清的感动。从第一次和学生一起上课的腼腆不自在,到如今可以做到学习上一丝不苟,生活中相处融洽,这是一个巨大…
二三纪实
今天是早起的一天,依依不舍地和我心爱的床铺道别,如树懒一般洗漱后,我悠哉游哉地到了办公室。在吃早餐期间,经历了第一次被锁在办公室,但是都是小场面,毕竟时间十分充足。不一会儿,又听到门外小朋友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