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摆摊宣传接地气,农村普法最先行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院 作者:王佳 陈新燕 程余燕

摆摊宣传接地气,农村普法最先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工作,7月7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特派“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队走进新余市渝水区垱下村与西合村进行普法宣传。本次普法宣传以“摆摊设点”为载体,以“传单宣传”“问卷调研”及“当场答疑”为途径,聚焦当下时事,普及《民法典》新增内容,重点突破农村法律难点、痛点,实现农村普法新发展。

纸寄民法新知识,图存普法新思路

“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特别定做了农村普法宣传单,针对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和低学历的特点,为识字有困难的村民提供图画普法,用简单而生动的图画传播着民法新知识。乡村振兴服务团的志愿者们顶着炎炎夏日,穿梭在垱下村和西合村的每条乡间小道,给过往的村民手中都留下了精美而生动的普法宣传单,生动的图画配上志愿者们细致耐心的讲解,普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真正了做到切实普法、全民普法。

卷是检验意识题,研是解决真出路

“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为进一步贴近现实,了解当下村民的法律普及程度,为志愿者们更好地为其解决法律难题提供依据,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对垱下村和西合村的村民们进行了法律问卷调查。此次的问卷调查共分为2个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农村常见的经济纠纷、土地问题以及结合时事的疫情防控方面的问题。调查表明,农村村民的法律普及程度依然较低,主动寻求法律帮助的意识较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现场摆摊解疑惑,问题解决效果佳

“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在垱下村和西合村设置了咨询台,由我们法律专业的学生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通过现场宣传咨询、解疑答惑等,着力提高村民对法律援助的知晓度,让村民知道法律受理流程,以及向村民们普及民法典的新知识;现场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各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为村民送去亟需的法律知识,引导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将法律普及到每家每户,致力于打通农村法治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摆摊普法接地气,农村普法最先行。“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普法宣传的足迹遍布乡间小道,普法之音传遍田间地头,青年学子立村头,法治精神照万家,江西农业大学“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以已之力助力农村法制建设,努力在农村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提升村民的法制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我力量,争做新时代法治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投稿人:王佳 陈新燕 程余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7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性教育讲座!必要的教育!
7.18风吹过七家村,留下了一片清香。不知不觉时间就已经过半了。今天给二年级的孩子上了一节综合课,先是教导他们生物知识,之后又是教导他们折纸,再教他们折纸的时候,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动手工作的…
聚星汇化|调研组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有感
从线下乡村调研活动中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也有了全新的了解。今天了解到的村民对扶贫攻坚比较了解,建议也相对提的比较多。但在调研中村民们提到最多的问题还是申请问题,申请难,难申请。但年…
山东大学文学院“以新焕兴”社会实践调研团在利津县陈庄镇和明集乡开展调研
7月23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以新焕兴”调研团前往利津县陈庄镇国丰家庭农场和明集乡皓月家庭农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利津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切实体会美丽乡…
浙江学子三下乡:制手工艺品宣防疫知识
【导语】:疫情得缓解,防疫仍需行。为了给小朋友们普及防疫的相关知识和了解防疫期间的伟大事迹,牢记抗疫使命和抗疫精神,7月18,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忆抗疫之路,探抗疫成果”国情观察实践团日…
走进殷墟遗址,回忆甲骨时代
走进殷墟遗址,回忆甲骨时代中国青年网安阳7月9日电(通讯员娄冠华)。2021年7月9日,娄冠华同学有幸参加了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举行的“形”走千年,安阳甲骨文化体验式传播实践团的社会实践活动,跟…
观赏临安美景,感受淳朴民风 ——“乡村零碳心语”实践团走进临安泥川村
至2021年7月22日,浙江农林大学“乡村零碳心语”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已经在浙江杭州临安泥川村实践了八天,在这八天中,实践团从村民走访和样地调查两个方面开展,实践内容持续推进。浙江临安泥川村通过近几…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新青年实践团成员赴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区纪念馆开展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国民族的脊梁。”回望历史,若无抗战英雄的流血牺牲,何来今日的社会安定,人民…
摆善之渡
2021年7月21日上午11时,为从更多角度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湖州学院理工学院“同心战役,同频共振”暑期社会实践国情观察分组组长诸懿雯,组员高昕禹、吴奥勍在五幢活动室组织了共同观看抗疫题材电视剧《在…
以一片甲骨惊天下
以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国青年网安阳7月6日电(通讯员徐莉娟),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甲骨文化传播团成员们参观了殷墟和安阳甲骨文图书馆。经过几天的参观考察,徐莉娟同学了解到甲骨文的历史与魅力,深…
环保小创造,动手玩科学
暑期实践活动的举行已过半,今天迎来了我们小组组织的活动,本次活动是以环保为主题,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制作一些有创意的小物品、小装饰品。在活动前期,为达到活动预期地效果,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准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