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电(通讯员 谢宝钦 郭延强)7月23日,山东省山东理工大学“山山同行”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净居寺茶厂,通过观光体验以及面对面交谈的形式,开展以光山油茶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推动茶叶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切实深入茶叶生产线,了解茶叶的制作工序,探寻茶产业的整体生产与销售,茶文化带动下光山茶叶的综合市场状况,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促进茶产业市场进一步扩大,提高茶叶销售的整体效益。
漫天细雨,相伴而行
净居寺茶厂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旁,茶厂背邻千年古刹——净居寺,厂区依山而建,伴山傍水,布局独特。队员们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滴,乘坐大巴车来到净居寺茶厂,在神州大地一片酷热的当下,净居寺却独享一份夏日中的清凉。队员们撑伞依次走下大巴车,净居寺茶厂负责人曹璐热烈欢迎实践团队的到来,伴着悦耳的雨声与绝美的风景,实践团队与曹璐就茶产业发展现状展开了详细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负责人曹璐首先详细生动地介绍了当地悠久的茶文化,净居寺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讲述了净居寺的名字渊源,民间传说,相关典故与历史人物——苏东坡等一系列文化故事。队员们不时就其中感兴趣的话题提出问题,并针对文化产业融合发表自己的见解,负责人对实践团提出的产业发展之路表示深切感谢,古道长廊上散发着浓郁的书香的气息。
图为净居寺茶厂负责人曹璐为团队成员介绍当地悠久的茶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娜 摄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窸窸窣窣的小雨,连绵起伏的山脉,诗意绵绵,负责人随后带领队员们走进茶叶加工生产线,亲自操作机器为队员们演示茶叶加工过程。鲜叶、摊放、杀青、摊凉、揉捻、理条、摊放、烘干、包装仓储,总共九大加工工艺,每一道工艺都蕴含了产业工人的辛勤与汗水,每一道工序都秉承严谨的态度进行操作,每一道步骤都决定着最终茶叶的质量,每一步操作流程都很关键,从真正意义上诠释了国家的工匠精神。其次,负责人还为队员们讲解每一道工序的意义与注意事项,如不得带妆进入产茶厂、严格消毒、必须衣着工作装等员工生产要求,旨在让队员们深入了解茶叶的加工过程,领悟制茶过程中渗透的茶文化历史,传承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历史,在新时代接续发扬光山的茶文化工匠精神。
图为茶厂负责人曹璐为团队成员介绍茶叶的加工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娜 摄
千年古刹,沧悠茶道
渐渐地,雨停了,云散了,空气十分清新,负责人带领队员们走入净居寺景区,漫步于蜿蜒曲折、犬牙交错的景区古道,负责人介绍道茶树存活年代越久远,其根部越粗大。团队成员们边走边观察,由茶树的根部及上,根、茎、叶,逐一观察不同茶树的生长状况,对茶树的每一处都做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团队成员对茶树的生长与采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走过一条狭窄的小径,一棵高大的树映入眼帘,据了解,这棵树被称为同根三异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茶叶树相伴相行,队员们发出惊叹的声音,为光山茶叶悠久历史纷纷点赞。再往前走一些,队员们来到了“敕赐梵天寺”正门,其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光山净居寺门发源地。寺外,两座相对称环抱着河水的梯田位居于寺门对面,茶叶树环绕着净居寺,茶叶的香味似清风般飘入净居寺中。苏东坡被贬谪时路过此地,也一扫遭贬谪的愁苦,留有诗词一首“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负责人特意向队员们朗读该诗,进一步彰显了光山茶叶魅力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图为团队成员在净居寺茶场的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娜 摄
通过走进净居寺茶厂,实践团队不仅深刻体会到光山茶叶历史悠久及制作工序,而且亲身感受到光山的风俗人情,竭尽自己所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光山的茶叶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支持下,光山县认真贯彻党的思想和精神,牢固树立发展理念,立足新常态,强化新措施,实现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国家预定的目标任务,借助茶产业,走向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对光山茶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希望光山在茶产业方面越做越强,越走越远,为光山添光添彩,助力光山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77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