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安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潜心钻研,无私奉献——姑苏探镇小分队专访庞昌荣先生
作者:张丹宁吴莹莹曹士娟彭宁荚丽娟摄影:荚丽娟 来源:安徽大学
为更好地完成此次社会实践,姑苏探镇小分队成员在抵达同里古镇前就搜集了大量资料并进行整理。我们在网上了解到了庞昌荣老先生。庞老是同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三桥习俗传承人,也是一位民间文艺家、收藏家,他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为传承同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小分队成员到达同里后,便开始寻找庞老。在当地热情好客民众的帮助下,小分队找到了庞老经常去的一家餐馆。一位老爷爷热情招呼队员们坐下吃饭,他笑着问小队的来意,交流过后,队员们惊讶的得知这位就是庞昌荣老先生,眼前这个穿着大背心,摇着扇子的老人欣然接受了小队的采访,领队员们进屋坐下,摆茶详谈。采访由队员彭宁主持提问。
庞老先生首先展示了他珍藏的照片,证书,手稿等珍贵资料,这些资料包含庞老先生作为同里走三桥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庞老先生对走三桥文化所做的发言稿、与苏州市委书记蒋农坤等人查看同里土改手绘地图时的合影、今日震泽公众号对庞老的报道等等,小队成员做了拍照留存。据庞老先生分享,在过去几年中,庞老先生曾先后无偿向吴江博物馆捐赠收藏的藏品多达几千件,其对吴江文博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估量。
“无论是镇上居民结婚,婴儿满月还是老人生日,都要进行走三桥礼节。”庞老先生回忆道。说到兴处,老先生口中长长念诵起“太平吉利长庆”的祝词,深情说到:“这种普天同庆的动人景象既是同里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淳朴善意的民风民心的真情流露。”由于对同里三桥文化的大量研究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庞老先生也成为同里有名的学者,为当地民俗文化的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吴江电视台为庞老先生做了专访,通过媒体,老先生讲述自己眼中的同里与三桥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同里民俗文化。一张张手稿以及照片,是历史的沉淀,是对家乡的热爱,是埋头的收藏与积累,更是同里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见证。
虚心竹有低头叶,庞老贡献卓越却行事低调。在走访居民的过程中,队员们才了解到,庞老先生除了藏品数千为古镇增色,平时还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据当地居民们说,前年3月,庞老和爱人王秀英搭救了一名不慎落水的北京游客。过后杨女士及其丈夫携带慰问品及感谢信看望庞老一家,两家人由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仅如此,庞老还在镇上开设了一家“爱心驿站”。2004年时,他发现镇上来旅游的人不少,一间间门面慢慢都变成了店面。当地三轮车夫、环卫工人等要喝一口热水不容易,于是在河岸边上放上两个热水瓶,挂上一块牌子,写上“爱心驿站”,免费供应热开水。这一摆就是十几年,有时候,一天就要烧十来个热水瓶。即便是庞老需要外出活动,他也会把这个工作交给邻居或者门口“好运来”饭店的服务员。
伟大的灵魂寓于平凡的肉体,庞老深藏功与名,而这些了不起的事迹却在他人口中传诵,使我们得以窥见。队员们不仅赞叹庞老的热情随和、乐于助人,也为庞老无偿捐赠藏品的精神感动。庞老几十年如一日向大众宣传同里走三桥文化,让同里古镇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走出古镇,走进更多人的心中。在庞老的激励下,队员们下决心更深入细致地进行社会实践,尽所能深入了解同里文化,促进同里古镇的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姑苏探镇小分队愿用绵薄之力助力同里文化走出古镇,走向世界!
照片一:庞昌荣老先生(左三)与姑苏探镇小分队全体成员在古镇内合影留念
照片二:队员及采访主持人彭宁与庞昌荣老先生(右一)亲切交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8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